###第326章:新的挑战,对手是“知识”和“声望”!
凌晨四点的江城,像一头沉睡的巨兽,只有零星的路灯,是它未曾闭合的眼。
林渊办公室里的烟灰缸,已经满了。
他没有抽烟的习惯,但今夜,他需要尼古丁带来的那种短暂的、虚假的镇定。
桌上的台灯,将他的身影长长地投在背后的墙壁上,像一尊沉默的雕塑。那张写着“温鸿图”的A4纸,已经被他用各种线条和标注画得满满当当,像一张复杂而诡异的星图。
耿鸿霞。
温鸿图的小姨子。
这个发现带来的那股混杂着愤怒与兴奋的火焰,在几个小时的冷静思考后,已经渐渐冷却,沉淀为一块更重、更冷的铁。
他原以为自己抓住了温鸿图的尾巴,但现在,他感觉自己只是抓到了一条毒蛇蜕下的皮。
这张皮,看上去证据确凿,但蛇,早已金蝉脱壳。
石磊在凌晨两点回过一次电话,声音里是初次交锋的挫败。
“书记,这个耿鸿霞,有问题。”
“十几年前,宏远建筑成立后不到半年,她就把所有股份都转让了出去,接手的是一个叫张卫的,查不到太多背景。然后,耿鸿霞就以‘家庭团聚’的名义,全家移民去了加拿大。出入境记录显示,她这十几年,一次都没回来过。”
石磊的声音带着一股火气:“这他妈的,线索到这就断了!人跑到国外,银行账户肯定也换了,我们鞭长莫及!”
林渊当时只是平静地回了一句:“知道了,继续查那个张卫,查他祖宗十八代。”
挂了电话,他便陷入了更深的沉思。
温鸿图,这只老狐狸,比他想象的还要谨慎,还要滴水不漏。
十几年前,在宏远建筑这颗棋子刚刚落下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所有的退路。耿鸿霞只是一个一次性的“白手套”,用完即弃,远走高飞,将所有的直接联系都彻底斩断在国境线之外。
现在,林渊就算把这份十几年前的工商注册资料甩在温鸿图脸上,对方会怎么样?
他甚至能想象出温鸿图那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他会震惊,会愤怒,会立刻召开新闻发布会,义正辞严地表示自己“治家不严”,对亲戚的违法行为“毫不知情”,并“坚决支持”有关部门彻查到底。
他甚至会主动要求纪委严查自己,以证清白。
然后呢?
然后,所有的舆论都会同情这位“被家人拖累”的着名教育家。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那个远在加拿大的耿鸿霞,和一个叫张卫的、不知所谓的“商人”。
至于温鸿图本人?他会在这场风波中,毫发无伤,甚至因为“大义灭亲”的姿态,收获更多的赞誉,头顶那顶金色的华盖,会因此而更加璀璨。
而林渊,则会变成一个为了政绩,不惜用陈年旧事去攻击一位德高望重学者的“酷吏”。
林渊的指尖,在那张画满线条的纸上轻轻划过。
他终于深刻地理解了,这一次的对手,和以往所有的贪官,都有着本质的不同。
陈光、赵凤年之流,他们的武器是“权力”,是赤裸裸的强权。对付他们,只需要找到比他们更强的权力,用更硬的证据,就能将他们一击致命。
但温鸿图的武器,不是权力。
或者说,权力只是他武器库中最不起眼的一件。
他真正的武器,是“知识”和“声望”。
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将自己塑造成了一座丰碑,一个符号。他是教育改革的先锋,是学界的泰斗,是无数青年学子敬仰的偶像。他的名字,与“进步”、“正直”、“智慧”这些词汇,深度绑定。
他的这身“知识”与“声“望”铸就的铠甲,比赵凤年身边的所有保镖加起来,都更难对付。
这层铠甲,能反弹伤害,能扭曲事实,甚至能将攻击者本身,置于千夫所指的境地。
林渊意识到,要扳倒温鸿图,靠一两件“铁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这座丰碑面前,任何证据都会显得渺小,甚至可能被解读为“诬陷”。
他必须做的是……挖掉这座丰碑的基座。
他必须向世人证明,这座看似光芒万丈的丰碑,其内部早已被蛀空,它的每一块砖石,都浸透了无辜者的血泪。
他需要的,不是一份让温鸿图无法辩驳的法律证据。
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彻底摧毁温鸿图“人设”的、完整的故事。
一个关于“窃贼”如何伪装成“学者”,“屠夫”如何扮演成“园丁”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必须有被剽窃的成果,有被逼疯的学生,有被侵吞的公款,有被威胁的家人……只有将这些碎片全都拼接起来,形成一幅触目惊心的完整画卷,才能让那顶辉煌的“华盖”轰然崩塌,露出其下那片腐臭的沼泽。
想到这里,林渊的思路豁然开朗。
他掐灭了烟头,将那张画满了的A4纸揉成一团,扔进了纸篓。然后,他拿出一张新的白纸,在上面写下了两个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天眼:我能看到清廉值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