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的洪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垮了市教育局精心构筑的堤坝。
那份盖着鲜红公章、措辞严谨的紧急回应在热搜榜上仅仅停留了不到半小时,就被愤怒的网民用无数个“87%”的质问淹没。
声明中那句轻飘飘的“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信用牵连”,在冰冷而残酷的数据面前,显得苍白、可笑,更像是一种欲盖弥彰的挑衅。
公众的怒火不再是无的放矢的猜测,而是有了明确的靶心。
404寝室里,空气仿佛凝固。
林枫的目光死死锁定在屏幕上的一张学者照片上,那是海城大学社会学系的王崇礼教授,国内“道德纯度谱系理论”最着名的倡导者之一。
三年前,正是他的学术背书,为信衡研究院的算法模型披上了科学与理性的外衣。
要瓦解这座大厦,必须先撬动它的理论基石。
电话接通时,王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学者式傲慢。
“林同学,我理解年轻人的激情,但情绪解决不了问题。用大数据剔除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这是进步,不容置喙的进步。”他的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林枫没有与他辩论算法的优劣,寝室里另外三双眼睛紧张地注视着他,他只是平静地、清晰地问出了那个早已准备好的问题:“王教授,您女儿去年申请赴海外名校的交换生项目时,学校要求填写的那份父母政治审查背景表,您还记得吗?”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了死寂。
那是一种比任何激烈争吵都更具力量的沉默,仿佛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破了王教授用理论构建的厚重铠甲,触及到了他最柔软、最不设防的地方。
良久,电话被仓促挂断。
赵子轩和张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叹。
这一击,太精准了。
当晚深夜,404寝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门外站着的是王崇礼,白天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疲惫与挣扎。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进门后便将一个牛皮纸袋放在了桌上,里面是一叠复印件。
“我早就觉得不对劲了。”王教授的声音沙哑而低沉,“三年前,我的研究方向是社会信任修复,信衡研究院找到我,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和丰厚的经费。他们告诉我,这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公平的社会。但当我根据模型提出,应当对高道德行为进行正向激励时,却遭到了研究院的明确反对和警告。”他顿了顿,而那个项目,是我半生的心血。”
林枫打开纸袋,瞳孔猛地一缩。
那是一份名为《社会免疫缺陷特征的遗传性风险基因表达模型》的内部报告。
报告用大量复杂的图表和公式,论证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观点:诸如“过度共情倾向”、“非功利性利他行为”、“为陌生人权益发声”等特质,被定义为一种可遗传的“社会免疫缺陷”。
报告认为,拥有这些特征的个体,其后代更容易成为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因素”。
报告的附录里,是一长串被标记了高亮的数据链。
每一个数据链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从祖辈的档案,到父辈的每一次微小善举——扶起摔倒的老人、匿名捐款、甚至仅仅是在网络上为弱者发声,都被一一记录、量化,最终汇集成一个指向他们子女的“高风险”标签。
林枫的手指划过那些冰冷的名字,他仿佛看到了一张无形而巨大的蛛网,正在以家庭为单位,以血缘为脉络,悄无声息地代代收紧,将那些被系统判定为“良善”的人,和他们的后代,一同拖入深渊。
“这是屠杀。”赵子轩看着报告,脸色煞白,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是以科学为名的精准屠杀。”林枫补充道。
战争的武器已经到手。
四个人彻夜未眠,分工明确,一场绝地反击在黎明前悄然部署。
赵子轩发挥他笔杆子的优势,根据王教授的报告,连夜撰写了一篇深度文章。
他没有用煽动性的语言,而是冷静地借用王教授的学术理论,将报告中那些冷酷的术语一一解构,剖析其背后的荒诞与残忍。
文章的标题直击人心——《当我们说“这人像个好人”时,系统已经判了他孩子的死刑》。
张野则在天亮后冲向了市集。
他找到了那些同样因为孩子被列入“待观察名单”而忧心忡忡的摊主们,将文章的核心观点浓缩成一句句最朴素、最扎心的话,印制成上万份传单。
“你今天扶人一把,你孩子明天少读一年书?”“一次见义勇为,三代前途未卜?”这些传单如雪片般飞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学校门口、社区公告栏、人满为患的公交站台。
而林枫,他将报告中的逻辑模型,转化成了一个更直观、更具冲击力的东西——一个名为“亲情脱钩模拟器”的演示程序。
界面极其简洁,只有一个输入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