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进入拉锯战,师范学院打得不紧不慢,他们每一次进攻都落阵地慢慢传导球,而我们每次进攻都要提速,双方都试图把对方拖入自己的节奏。
场面陷入焦灼,观众们也来了兴致,没想到我们一个高中球队能和大学球队打得难解难分。
我此刻全神贯注,一刻都不敢分心,甚至都没空看观众席上简宁和爸妈的反应。
比赛的强度实在太大了,我们的队员很快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李教练,凯米尔丁,张敦海纷纷下场休息,鸽子,高源,峻阁替补上场。
我一下傻眼了,凯米尔丁下场了,那谁来控球?李教练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了,他摆摆手:“任戟.....你.....你来控球。”
我心里有点虚,因为我平时没怎么打过控卫,现在在这么关键的比赛让我控球,真没底啊。
而且说实话我现在体力也消耗不少,全靠一口气顶着。
马建翔很聪明,一看我们主力控卫下去了,换成我控球,立刻比了个手势,师范男篮瞬间换了防守战术,全场紧逼!
我刚接到球,对面一下子扑上来两个彪形大汉,给我吓一跳,下意识就往右侧加速运球,想要赶紧过半场。
这时耳边听到李教练和李菁焦急的喊叫:“别运了,快传球!”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自己好像中计了,刚一抬头,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逼到了中场角落。
我这时候再想传球已经来不及了 ,对面三个人一下子夹了上来,马建翔高高跃起,在空中抄截了我的传球。
中场断球之后,他直接一路杀到篮下,轻松上空篮得手。
我心里非常懊恼,李教练也无奈地挠挠头,然后对我喊:“行了行了,你也下来休息休息吧。”
于是我也下了场,沐恩上场控球。
这时我们的场上阵容是沐恩,卓益,峻阁,鸽子,高源。这是彻底的替补阵容,这个阵容肯定是打不过对面的,但是可以给我们主力阵容争取休息的时间。
师范的主力其实也累得够呛,但他们一看我们的主力全下了,就想趁这段时间拉大分差,于是马建翔等人咬着牙继续在场上坚持。
上半场比赛结束,师范领先7分,李菁不停地给我们打气:“有机会,绝对有机会赢。”
城西中学的拉拉队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反观师范学院看台上的观众则懒懒散散的,好像都是被拉来凑数的。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下半场比赛开始。
双方都派上了主力阵容,意图抢开局。
师范学院依旧坚持他们的阵地战打法,每一次进攻都耐心地传导球,利用身高优势在内线做文章。
他们的核心马建翔虽然不是控球后卫,但经验丰富,总能指挥队友跑到最合适的位置。
而我们则坚决执行李教练的部署,每一次进攻都力求快速。
无论是抢下篮板后的第一传,还是对方进球后的底线发球,我们都试图在对方防守落位前完成攻击。
“快!快!快!”李教练不断挥手催促。
我接凯米尔丁传球,毫不犹豫地加速推进。
对方两名后卫且退且防,我注意到张敦海已经从左侧快下,一个长传甩过去。
张敦海接球后跨步上篮,对方中锋补防过来,张敦海巧妙地将球分给跟进的鲍雨龙,后者轻松打板得分。
这就是鲍雨龙厉害的地方,作为中锋,他的冲刺速度比很多后卫都快,所以每次快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好球!”替补席一片欢呼,裴泽和沐恩甩起了毛巾,而张祺瑞则坐在座位上鼓着掌。
今天张祺瑞一分钟都没上场,这种强度的比赛他根本打不了。
然而师范学院的阵地进攻确实难防。
他们的中锋在低位要球,鲍雨龙奋力顶防。球传进来后,对方并不急于单打,而是观察我们的防守。
当我和凯米尔丁下意识地往内线收缩时,球迅速传到外线马建翔手中。他稳稳命中中投。
“别收缩!”李菁在场边喊道,“相信内线!”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双方都成功打成了几次进攻,比分交替上升,陷入僵持。
这种拉锯战对体能的消耗极大,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重,双腿像灌了铅一样。
第三节进行到一半时,我们率先做出调整,再次用高源换下鲍雨龙,让主力中锋喘口气。
紧接着,卓益也替换张敦海上场,加强外线投射。
这个变阵起到了一些效果。
高源的身高和臂展在防守端干扰了对方的内线进攻,而卓益上场后不久,就接我的突破分球,命中一记空位三分。
但师范学院很快做出回应。他们发现高源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于是马建翔频繁利用挡拆,针对高源这一点进行小打大,连续得分。
第三节结束时,比分牌显示 58:63,我们落后了5分。
最后一节将是决定胜负的时刻。
节间休息,李教练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气喘吁吁的队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