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队,”林砚的指尖划过公章边缘,声音比平时沉了些,“我记得这份合格证是今年三月五号办下来的,当时负责审核的是支队的刘科长,我们还一起吃了顿工作餐,聊到您去年在消防比武里拿了三等功。”
张海涛的眼神闪了一下,手里的执法记录仪微微偏了偏。林砚没错过这个细节,继续说:“而且我记得,我们的资质编号最后两位是‘98’,因为那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我特意让刘科长帮忙留意了一下编号。这份‘089’的文件,我还是第一次见。”
他说着,从公文包里拿出手机,点开一个加密文件夹,调出一张照片——是三月五号那天,他和刘科长在政务大厅的合影,背景里能看到墙上的电子屏,显示着当天的日期,手里举着的正是那份消防验收合格证,编号末尾清晰地印着“098”。
“还有老李的证。”林砚又调出另一个视频,是小周陪着老李去续期时拍的,镜头里能看到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打印证书的全过程,最后还对着镜头展示了防伪码,“这个防伪码当时我查过,能跳转到官方系统,现在应该还能查。”
张海涛的脸色变了。他接过林砚的手机,点开防伪码查询页面,输入证书上的编号,页面立刻弹出“有效”的提示,还有老李的个人信息和续期记录。之前说“线路老化”的检查员悄悄把手里的镊子收了回去,另一个则把拍信息栏的手机揣进了口袋。
“林总,这可能是个误会。”张海涛的声音软了下来,把手里的检查笔录往后翻了两页,“可能是我们收到的举报信息有误,或者文件在传递过程中出了差错……”
“误会?”林砚打断他,目光落在张海涛臂章上的红色细纹上,“我记得市消防支队的联合检查,通常是和应急管理局一起,臂章上不会单独加红色标识。而且张队上周在区里开会时说过,突击检查前会提前通知企业负责人,除非是涉及重大安全隐患的紧急情况。我们工作室今天没接到任何通知,反而来了几位‘特殊’的检查员,还拿出了伪造的文件,这恐怕不是‘误会’能解释的吧?”
苏清媛这时才反应过来。林砚刚才提到的“红色细纹”,她早上在新闻里见过——是市里刚成立的“专项督查组”的标识,但督查组的职责是监督执法人员,不是直接参与检查。而且张海涛刚才拿的检查令,落款日期是昨天,可公章的颜色比正规文件浅了些,像是临时盖上去的。
“林总,您别多想。”张海涛的额头渗出了汗,伸手想去拿桌上的伪造文件,却被林砚按住了手。
“张队,这份文件既然不是我们的,就该作为证据留存。”林砚拿出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抽出一份空白的取证单,“根据《行政执法程序规定》,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疑似伪造的文件,应当现场登记取证,由当事人和执法人员共同签字确认。您看,我们现在就把这份文件封存,然后一起去支队核实情况,怎么样?”
张海涛的手僵在半空。他身后的两名检查员互相看了一眼,悄悄往后退了半步。工作室里的员工们这时也反应过来,小周拿出手机开始录像,小张则把刚才溅了咖啡的键盘挪到一边,露出了下面的监控摄像头——那是林砚上个月加装的,覆盖了整个办公区,包括前台和财务室。
“不用了吧,林总。”张海涛的声音有些发颤,“可能是下面的人办事不仔细,把文件拿错了。我回去跟支队核实一下,这事就算了,不影响你们工作室运营。”
“算了?”苏清媛终于开口,声音比刚才冷静了许多,“张队,刚才您说要查封我们的办公区,还要罚款十万,现在一句‘拿错了’就想算了?我们工作室今天有三个项目要赶进度,因为这次‘误会’,已经耽误了两个小时。而且如果不是林总及时回来,我们可能已经签了那份承认伪造文件的笔录,后果您想过吗?”
张海涛的脸涨得通红。他想再说点什么,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着“李董”两个字。他看了一眼林砚,慌忙按了静音,把手机揣进兜里:“林总,苏总,这事是我考虑不周,我向你们道歉。罚款和查封的事我会跟上面解释,保证不影响你们的项目。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他说着,不等林砚和苏清媛回应,就带着两名检查员匆匆往外走,连桌上的伪造文件都忘了拿。玻璃门关上的瞬间,小周忍不住喊了一声:“张队,您的文件夹!”
张海涛脚步顿了一下,却没回头,反而走得更快了。
工作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爆发出一阵议论声。小周拿着那份伪造文件,气得手都在抖:“肯定是有人故意搞我们!刚才张海涛接的电话,是不是那个李董?就是上周跟我们抢智慧社区项目的那个李建国!”
林砚没说话,拿起桌上的伪造文件,对着灯光看了看。文件的纸张是普通的A4纸,而正规的资质文件用的是带水印的专用纸;公章的油墨里没有荧光防伪成分,在灯光下看不到“消防”的暗纹。他想起上周和李建国在竞标会上的对峙——当时李建国拍着桌子说“这个项目你们苏氏拿不走,我有的是办法让你们出局”,当时他以为是气话,现在看来,对方早就开始布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东方圣人京华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东方圣人京华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