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府,暮春时节的浙东,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这座日益繁华的帝国东方大港。
与北京皇极殿上那场决定南洋命运的激烈朝辩相隔仅仅两日,这里的空气却似乎更加灼热,充满了金属的撞击声、劳工的号子声、以及蒸汽机低沉的轰鸣。
宁波港,早已不是旧式帆樯如林的景象。
经过数年持续不断、近乎疯狂的改造,它已然蜕变成一座令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感到陌生甚至震撼的“现代化”巨港。
巨大的混凝土堤岸如同巨臂般伸入深水区,码头平整开阔,可同时停泊数十艘大小舰船。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纵横交错的铁质轨道和在其上运行的蒸汽动力滑车。
沉重的货物——成箱的瓷器、捆捆的丝绸、堆积如山的茶叶、乃至整箱的银元,被装入标准大小的木制或铁皮“货箱”后,便由这些力大无穷的滑车轻松吊装、转运,效率远超昔日肩挑背扛的千百倍。
码头后方,是数座新建的、高达数层的多层货仓,货箱如同积木般被整齐码放,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
海关查验区,则是一条条用栅栏隔开的“流水线”。
商贾们按照指引,在指定窗口办理文书、缴纳关税,流程清晰,大大减少了过往的拖延和官吏勒索。
港口边缘,专设的“天工院船舶维修区”内,巨大的干船坞已经投入使用,受损的战舰或商船可被引入其中,排水检修,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这片繁忙景象的核心,矗立着一座新落成的、兼具中式飞檐与西式玻璃窗风格的宏伟建筑——大明海事衙门宁波总署。
署衙门前车水马龙,各地商号代表、船主、乃至外国商人络绎不绝,真可谓门庭若市,日进斗金。
在这署衙周围,明里暗里,布满了无数眼神锐利、行动矫健的汉子。他们或扮作小贩,或混迹人群,或值守要害——这些人,大半都是直属皇帝、由魏忠贤节制的内厂番子。
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为了保卫这座帝国的金库,更是为了监控往来人等的每一丝异动。
此刻,署衙最高层,一间宽敞明亮、却戒备异常森严的值房内。
海事衙门督办太监魏忠贤,正凭窗而立,俯瞰着脚下这片由他一手督导、按照陛下“天授奇技”改造而成的繁荣港口。
夕阳的余晖为他那张白皙无须、已显老态却依旧精明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边。
他的眼神复杂地扫过那些运转不息的滑车、井然有序的货流、以及远处海面上若隐若现的巡逻战船。
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份已经翻看得有些卷边的文书副本——那正是两日前,由他的心腹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并由王承恩在朝堂上宣读的《浙闽海商泣陈南洋海盗猖獗恳请天兵剿匪书》。
一丝难以察觉的、混合着得意、敬畏与一丝自嘲的苦笑,在他嘴角一闪而逝。
“呵呵……”魏忠贤内心发出一阵无声的冷笑,“好一个‘海盗猖獗’,好一个‘商路几近梗阻’,好一个‘税收锐减两成’……”
他的思绪回到了半个月前,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
一名自称“龙五”的黑衣人,手持一面刻有踏云麒麟的“隐龙令”,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的卧房外,将一份密旨和一封来自京师的密信,交到了他的手中。
密旨是陛下的亲笔,只有简短的几句话:“南洋之事,时机已至。卿当借海事衙门之口,陈海盗之害,务求真切,以动朝议。” 而密信,则来自他宫中的老搭档,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信中透露了陛下欲对南洋用兵的宏大意图,以及需要他魏忠贤在南方“递上这把刀子”的关键作用。
那一刻,魏忠贤就全明白了。
什么海盗猖獗导致税收锐减两成?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的确,南洋是有几股不开眼的海盗,也确实劫了几艘运气不好的商船。
但要说对整体海贸造成致命打击?远远谈不上!宁波港、月港、泉州港,哪个不是吞吐量连年攀升?
陛下内帑里,来自海贸的收益,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锐减两成……”魏忠贤心中再次嗤笑,“真实情况,怕是连半成都不到!咱家这奏折里说的两成,其中一成八,怕是都悄无声息地流进了陛下的内帑,用以支撑那吞金兽般的天工院和那些‘星槎’、‘飞艇’的梦想了吧?真正受影响的,怕是连零点二成都未必有。”
然而,他魏忠贤不仅照做了,而且还做得无比“出色”。
他亲自召见了几个确实遭过劫掠、怨气最大的商号东家,极尽煽动之能事,将他们的损失放大,将海盗的威胁描绘得如同末日降临。
他让师爷精心措辞,字字血泪,句句惊心,最终炮制出了那份足以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的奏折。
“陛下……这是在借咱家的手,给满朝文武,尤其是那些只会掉书袋的酸腐文人,下一个套啊。”魏忠贤看得分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明兴祖续命大明600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