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凯因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基础如何,而是说:“再难也得试试。滨姐您说得对,科技是根本。不掌握心智魔方的核心,东煌就永远受制于人,或者说,受制于塞壬。我会尽全力的。”
他的语气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其实他算个学渣的,因为他小的时候考试经常不及格,但不过如今有脑机的加持以及成长后的学习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他就是个挂)
滨江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混杂着理想、责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的光芒。她心里嘀咕:“寰昌那家伙的占卜还真有点门道……这小子,确实与众不同。”
“对了,你会一些什么东西,我好给你找个工作。”
“啊?”郑凯因有些疑惑。
“不是说你要边打工边备考吗?看你这个样子没找到好一点的工作,我看你是要饿死在备考的路上。”
郑凯因被滨江问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确实,他初来乍到,工作还没着落,滨江的担忧很现实。他快速在脑中盘算着自己能做什么。
“滨姐,我……会点电工,简单的机械维修也能对付。哦,对电脑……就是那些新式的电子计算机,操作和维护也懂一些。”
他斟酌着说道,尽量显得不那么突兀。得益于脑机接口和来自未来的见识,他对这个时代“超前”的电子技术反而比大多数本地人更熟悉,但也不能表现得太离谱。
“电工?机修?还会摆弄那些玩意?”滨江眼睛一亮,似乎有些意外之喜,“行啊小子,看不出来还是个多面手!这年头发展可太快了,懂电子计算机的可不多见,尤其是像你这么年轻的。”
她摸着下巴,思考了几秒,猛地一拍大腿:“有了!区图书馆那边我熟,他们馆长老张头正愁没人呢!他们那批新进的‘电脑’,老出些小毛病,馆里那帮老学究搞不定,外面请人又贵又不靠谱。
他们也需要个手脚麻利的维护工,修修灯管、书架啥的。虽然工资不算高,但胜在清静,空闲时间多,正好方便你看书备考!怎么样?姐明天带你去问问?”
这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郑凯因心中大喜。图书馆工作,环境安静,接触资料方便,还能名正言顺地接触计算机,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跳板。
“太好了!滨姐,太感谢您了!这工作太合适了!”郑凯因由衷地感谢。
“甭客气!”滨江豪爽地摆摆手,“明天一早,姐带你去认认门路。今晚早点休息,你那屋我收拾好了,被褥都是新的。”
“滨姐,房租和水电……”
“啧,又来了!说了姐乐意!再提这个姐翻脸了啊!”滨江故意板起脸,随即又笑起来,“真要过意不去,以后姐的舰……咳,姐的‘大玩具’要是出了啥小毛病,你帮着瞅瞅就行!”
郑凯因有些疑惑她那个“大玩具”是什么。但还是他郑重地点点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一早,滨江果然雷厉风行地带着郑凯因去了区图书馆。馆长老张是个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先生,看起来有些古板,但滨江似乎跟他很熟络,几句话就把郑凯因夸得天花乱坠,尤其强调了他懂“电脑”。
老张推了推眼镜,打量了一下郑凯因:“小伙子,真懂计算机?我们那几台宝贝疙瘩,最近总闹脾气,不是读不出数据就是死机……”
“张馆长,我可以试试。”郑凯因态度谦逊。
老张将信将疑地带他去了机房。几台在这个时代堪称先进,但在郑凯因眼里颇为笨重的计算机摆在桌上。
郑凯因没有贸然动手,而是先仔细观察了线路连接,询问了工作人员故障现象,然后才谨慎地开机操作。他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和熟练度,让旁边看着的老张和工作人员都暗暗吃惊。
郑凯因利用脑机接口快速分析着系统日志和底层代码(虽然这个时代的系统在他眼里漏洞百出),很快就定位了几个常见的兼容性问题和驱动冲突。
他没有使用任何超越时代的手段,只是利用现有的命令行工具和配置文件进行了调整优化。不到半小时,几台电脑都恢复了正常运行,运行速度似乎还快了些。
“神了!”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忍不住赞叹。
老张馆长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拍了拍郑凯因的肩膀:“小伙子,有真本事!行,就你了!试用期一个月,工资按临时工最高标准开!图书馆的日常维护也归你管,有空闲时间,这里的书你随便看!”
工作问题,迎刃而解。郑凯因正式开始了他在1983年北京的“半工半读”生活。
白天,他是区图书馆的“万能工”小郑。修电脑、换灯泡、整理书架,手脚勤快,态度温和,很快赢得了馆里上下的好感。空闲时间,他就一头扎进书海。区图书馆的资料确实不够前沿,但对于打基础已经足够。
晚上和休息日,他就去国家图书馆,查阅那些关于心智魔方基础理论、高维物理、能量转换、特种材料学的专着和期刊论文——这些才是考试的核心难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当恶魔降临于碧蓝航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