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不要以弱者的身份出现:同情换不来帮助,价值才是底气
村里的小王总爱 “卖惨”—— 跟邻居说 “自己没工作,家里快揭不开锅了”,跟朋友说 “没人愿意帮我,活得真难”,以为能换来 “同情和帮助”。可结果呢?邻居躲着他怕被借钱,朋友嘴上安慰,却从不说 “帮他找工作”,甚至有人背后说 “他就是懒,不值得帮”。
而隔壁的小李,哪怕失业了,也从 “不暴露脆弱”—— 他跟人说 “最近在考察项目,想自己做点小生意”,还主动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有人觉得 “小李有想法、有行动力”,反而主动给他介绍资源,最后他开了家小超市,生意还不错。周老栓说:“人和人之间的核心是‘价值交换’,没人会因为‘同情’损害自己的利益帮你。你越宣扬‘自己没价值’,越没人愿意靠近;只有展现‘你有潜力、有利用价值’,别人才可能给你机会。”
2、只有和精神状态相似的人之间,关系才能加深:三观不同难相融,同频才会同行
镇上的小芳喜欢 “读书、做手工”,认识了同样爱 “安静做事” 的小丽 —— 两人能一起聊喜欢的书,一起研究手工技巧,哪怕不说话,各做各的事也很舒服,关系越走越近。
而她之前认识的小张,喜欢 “喝酒、打麻将”,总拉小芳 “一起玩”,小芳不感兴趣,小张还说 “你太闷了,没意思”,两人没聊几次就没了联系。周老栓说:“人是‘过去经历、家庭背景、教育’的总和,精神状态不同,三观、喜好也会天差地别。你没法改变别人的想法,也别指望‘相处久了就能合拍’—— 同频的人,一眼就能互相吸引;不同频的人,再勉强也走不近。感觉不喜欢,就离远点,他身上一定有你讨厌的、无法兼容的特质。”
3、过分依赖别人,就会被利用:依赖失主动权,靠己才稳
村里的小赵总 “依赖朋友”—— 找工作让朋友帮忙介绍,做小生意让朋友帮忙出主意,甚至赚了钱也 “听朋友的,把钱投进他推荐的项目”。结果朋友推荐的工作 “又累又没前途”,投资的项目也 “是骗局”,小赵不仅亏了钱,还被朋友拉黑了。
小赵后悔地说:“把人生押在别人身上,就像把房子建在沙子上,别人一撤,我就塌了。” 周老栓说:“依赖会让你失去‘判断和主动权’,别人看似‘帮你’,其实可能在利用你的信任 —— 一旦涉及利益,他随时会牺牲你。你的财富、经验,必须建立在‘自己可控’的基础上,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强,才不怕被人算计。”
4、越是执着,越会让别人远离你:执着失松弛感,潇洒才吸人
村里的小李喜欢同村的姑娘,总 “执着地纠缠”—— 每天给姑娘送早餐,姑娘拒绝了还继续送;姑娘跟朋友出去玩,他也跟着,甚至追问 “你是不是讨厌我”。这种 “紧绷感” 让姑娘很反感,最后干脆躲着他,连朋友都觉得 “小李太偏执,不敢跟他走太近”。
而另一个男生小王,对姑娘有好感,但从 “不强迫”—— 姑娘愿意聊天就聊,不愿意就不打扰,自己也忙着 “学技术、搞事业”,反而让姑娘觉得 “他很松弛、很靠谱”,主动跟他多了来往。周老栓说:“过分执着会让心态失衡,紧张感会把人吓跑;人最珍贵的是‘松弛感’—— 不纠结、不强迫,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反而会吸引别人。那些‘把自己当主角、活得潇洒’的人,哪怕偶尔被调侃,也能活得自在,人生反而不会太差。”
5、事情不一定要干得漂亮,但话要说得漂亮:会说话拿捏人心,更易融入社会
镇上的工厂里,有两个员工 —— 小张 “做事踏实但嘴笨”,每次跟领导汇报工作,只会说 “我做完了”,不会说 “过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收获”;小李 “做事一般但会说话”,汇报时会说 “这次任务有点难,但我学到了很多,下次能做得更好,多亏了您的指导”,领导听了很开心,总把重要的事交给小李。
慢慢的,小李升了职,小张还在原地。周老栓说:“这个世界不是‘做得好就够了’—— 事情无论做成什么样,日子照样过,但‘会说话’能拿捏人心的‘爱慕虚荣’。没人明说,但大家都喜欢‘听得舒服’的人,会说话能帮你更快融入社会,获得更多机会,比‘闷头做事’更管用。”
6、独来独往不是坏事:独处能自保,专心过好自己
村里的老周,退休后总 “独来独往”—— 早上去公园散步,下午在家看书、种花草,很少跟人聚在一起闲聊。有人说 “他太孤单了”,老周却觉得 “这样很舒服”:“不跟人争是非,不替人担麻烦,不用为了‘合群’勉强自己,专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反而少了很多烦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