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隔壁的老李,总爱 “凑热闹”—— 哪家有事都去掺和,别人的麻烦也总想着 “帮一把”,结果不仅没落下好,还因为 “管太多” 得罪了人,自己也累得够呛。周老栓说:“年纪越大越明白,独来独往不是‘孤僻’,是‘自保’—— 做个‘自保型聪明人’,不害人、不多事,不背负别人的命运,才能守住自己的平静,把日子过安稳。”
7、别轻易抛出观点:观点易树敌,行动见真章
村里的合作社开会讨论 “种什么菜”,小张总 “急于发表观点”—— 一会说 “种黄瓜赚钱”,一会说 “种番茄好卖”,还跟持不同意见的人 “争得面红耳赤”。结果有人觉得 “小张太固执”,有人故意跟他反着来,最后他的观点没被采纳,还得罪了不少人。
而社长从不 “轻易表态”,先听大家的想法,再结合 “市场行情、气候条件” 分析,最后说 “我们先小范围试种两种菜,看哪种长势好、卖得好,再决定大面积种”。大家觉得 “社长靠谱”,都愿意听他的。周老栓说:“任何观点都有人质疑,抛出观点就是‘树敌’—— 你怎么想不重要,别轻易显露。知道怎么做,就默默行动,‘静’能让你保持清醒,‘行动’才能给出答案,比‘争对错’更有用。”
8、总以为自己是在帮人度过难关,殊不知多半是自我感动:主动帮人易成仇,不盼回报才不失望
村里的张婶总 “主动帮人”—— 邻居家孩子交不起学费,她主动借钱;同事家人生病,她主动帮忙照顾。可结果呢?邻居觉得 “欠她人情,压力大”,慢慢躲着她;同事觉得 “她太热情,有点烦”,甚至背后说 “她就是想让人欠她的”。张婶很委屈,觉得 “自己的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周老栓跟她说:“别人没张口、没到山穷水尽时,别主动帮忙 —— 你的‘好心’会让别人觉得‘亏欠’,时间久了可能变成‘仇恨’。就算帮了,也别盼着‘还人情’,大部分时候都是‘自我感动’,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9、一个人走多远,取决于他如何思考:认知决定命运,学习助远行
村里的小王和小李,早年一起种地 —— 小王总 “按老办法种”,觉得 “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不会错”,不愿意学新技术;小李却总 “琢磨新方法”—— 看农业节目学 “科学施肥”,向镇上的技术员请教 “病虫害防治”,还学着 “把菜卖到网上”。
几年下来,小李的菜产量高、卖得好,还开了家农产品网店;小王的菜产量低,只能低价卖给收购商,日子越来越差。周老栓说:“认知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 —— 你能想到多远,就能走多远;你能学到多少,就能拥有多少财富。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广义的学习’—— 学别人的处事经验、做事方法,建立系统的世界观,只有不断提升认知,才能走得更远。”
10、没人看你善不善良,只看你有没有用:善良需配价值,单出是死牌
村里的小芳总 “靠善良待人”—— 邻居借东西,她从不拒绝;同事找她帮忙,哪怕自己吃亏也答应,以为 “善良能赢得尊重”。可结果呢?邻居借了东西不还,同事把自己的活全推给她,还说 “你这么善良,肯定不会介意”。小芳不仅没被尊重,还成了 “软柿子”,被人欺负。
而隔壁的小丽,善良但 “有底线”—— 帮人之前先看 “对方值不值得帮”,不会无底线妥协,同时还 “学了手工,能靠手艺赚钱”。大家觉得 “小丽善良又有用”,既尊重她,也愿意跟她来往。周老栓说:“善良是‘加分项’,但不是‘硬通货’—— 没人会因为‘你善良’就尊重你,大家只看‘你有没有用’。善良和‘能力、价值’搭配才是‘王炸’,单独靠善良,只会被利用、被坑,注定是张‘死牌’。”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