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都是被气死的:养心比养身重要,格局大了病就少了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爱 “计较小事”—— 邻居晒被子占了她家门口一点地方,她能气半天;儿媳做饭盐放多了,她能念叨好几天,慢慢的,张婶总觉得 “胸口闷、睡不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 “是长期情绪郁结导致的,得放宽心”。
后来张婶学着 “放大格局”:邻居占点小便宜,就当没看见;家里的小事,不再揪着不放,每天去公园散步、跟老姐妹聊天,心情慢慢好了,身体也舒服了。周老栓说:“大病大多跟坏情绪有关 —— 易怒、暴躁、闷闷不乐,时间久了就会拖垮身体。养生先养心,别为无关痛痒的小事较劲,心气平和了,身体才会好。”
2、城府,更多时候是有教养:会处世的人,路更宽
镇上的小李刚工作时,总 “直肠子”—— 领导问 “这个方案怎么样”,他直接说 “不好,漏洞太多”;同事找他帮忙,他不想帮就直接拒绝 “我没空”,慢慢的,领导不待见他,同事也疏远他。
后来他跟着前辈学 “处世”:领导问方案,他会说 “方案有几个地方很亮眼,要是再调整下 XX 部分,可能会更完善”;同事找帮忙,他会说 “我现在手头有个急事,等我弄完就帮你,你看行吗”。慢慢的,领导觉得他 “会说话、懂分寸”,同事觉得他 “有礼貌、好相处”,有机会大家也愿意想着他。周老栓说:“所谓‘城府’,不是耍心机,是有教养、会处世 —— 会说话让人舒服,会办事让人放心,这样的人自然能得到更多机会,人生之路也会好走很多。”
3、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聪明的人:藏住情绪,才不会被拿捏
村里的合作社谈一笔大订单时,对方故意 “压价、挑毛病”,想让合作社让步。其他成员都 “急得脸红”,要么说 “这价太低了,没法做”,要么说 “我们的产品没问题,你别找茬”,只有社长 “面不改色”,静静听对方说完,才慢慢说 “价格我们可以再谈,但产品质量我们有底线;你们提的问题,我们可以解决,但也要考虑我们的成本”。
对方见社长 “情绪稳定、不慌不忙”,反而不敢再随便压价,最后按合理的价格签了订单。周老栓说:“喜怒太明显,会暴露你的想法,别人容易针对性拿捏你。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不仅让人觉得‘可靠、值得信任’,还自带‘威严感’,不会被轻易欺负 —— 藏住情绪,才能稳稳把控局面。”
4、不要抱怨任何人带来的伤害:怪别人是画地为牢,怪自己才是破局
村里的小王之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被合伙人骗了钱,他总抱怨 “那人太坏、没良心”,每天活在愤怒和委屈里,不仅没心思搞新事业,还跟家人闹矛盾。
后来周老栓跟他说:“被骗不是别人的错,是你自己‘没看清人、没签好合同’的判断力不够。抱怨别人只会困住自己,接受现实、吸取教训,才能走出去。” 小王慢慢放下抱怨,开始反思 “自己哪里错了”,后来再跟人合作,会先查对方背景、签详细合同,再也没吃过亏,还赚了不少钱。周老栓说:“所有伤害,本质是自己‘能力或判断力不足’导致的。不抱怨别人,才能正视问题;总怪别人,只会画地为牢,永远走不出阴影。”
5、最微不足道的人,也有报仇雪恨的能力:别瞧不起底层人,少树敌
镇上的菜市场有个摊主老吴,总 “瞧不起收废品的老李”—— 每次老李路过他的摊位,他都故意把垃圾扔在老李旁边,还说 “捡垃圾的离远点,别弄脏我的菜”。老李没跟他吵,但记在了心里。
后来老吴的摊位因为 “缺斤少两” 被人举报,市场管理处来查,发现举报的人就是老李 —— 老李平时总看到老吴坑顾客,就偷偷录了视频。最后老吴的摊位被罚款,还被要求整改,生意也差了很多。周老栓说:“别瞧不起底层人,他们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盯着你的错处,总有办法‘报仇’。不是原则问题,能让一步就让一步;能不得罪人就别得罪人,不然他们盯着你的眼神,可能就是最可怕的‘杀器’。”
6、别人爱不爱你并不重要:安全感要自己给,别靠别人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 “把安全感寄托在丈夫身上”—— 丈夫晚回家,她就担心 “是不是不爱自己了”;丈夫没送她礼物,她就觉得 “自己不被重视”,每天患得患失,还总跟丈夫吵架,最后两人感情越来越差。
后来小芳开始 “为自己活”:学着做手工,把作品拿到网上卖;报了舞蹈班,每天去跳舞,慢慢的,她有了自己的收入和朋友圈,不再围着丈夫转,反而觉得 “心里踏实多了”。周老栓说:“人性靠不住,别人的爱也可能变 —— 父母会老,爱人可能离开,孩子会长大。把安全感建立在别人身上,就像把房子建在沙子上,风一吹就倒。只有自己强大、有底气,为自己建‘坚固的城堡’,才能拥有真正的安全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