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眼狼都是自己喂出来的:无条件付出换不来长久
村西头的王二婶,以前对侄子 “有求必应”—— 侄子要零花钱,她立马给;侄子不想种地,她帮着种;侄子想借钱买摩托车,她哪怕跟别人借,也凑钱给了。可后来王二婶生病要花钱,侄子却躲着不见,还说 “她以前帮我是应该的”。王二婶又气又悔,跟周老栓诉苦。
周老栓叹着气说:“白眼狼都是惯出来的。你啥都无条件给,他就觉得理所当然,哪还会念你的好?对人好得有分寸,帮人得有代价 —— 比如他要零花钱,让他帮你喂喂猪;他要借钱,让他写个借条。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 后来王二婶再帮人,不再无条件付出:邻居找她帮忙收玉米,她会说 “我下午要浇地,你帮我先把地浇了,我再帮你收”;亲戚找她借钱,她会说 “我只能借你这些,你得按日子还”。慢慢的,没人再把她的好当理所当然,反而更尊重她了。
2、不熟悉的地方尽量不去:主场优势藏着主动权
镇上的小李,去年跟邻村的批发商谈水果进货,批发商非要让他去邻村的仓库谈。小李没多想就去了,结果到了地方,批发商身边围了好几个帮手,你一言我一语地压价,小李没经验,慌了神,最后以很低的价格签了合同,亏了不少钱。
周老栓听了,跟他说:“不熟悉的地方别轻易去,那是别人的主场,他占着优势,你很容易吃亏。下次谈生意,尽量约在你熟悉的地方 —— 比如你的水果摊,或者镇上的茶馆,你心里有底,说话也硬气。” 后来小李再谈进货,坚持约在自己的水果摊,还提前跟旁边的老板打了招呼。批发商来的时候,看到小李熟门熟路的样子,没再敢随便压价,最后按合理的价格签了合同。小李说:“主场优势真不一样,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腰杆都能挺直点 —— 重要的事,能在自己地盘办,就别去别人的地盘。”
3、谈问题先讲利益,再论对错:少争输赢,多算得失
村里的张叔和邻居,以前总为 “宅基地边界” 吵架 —— 张叔说 “边界在这,你占了我的地”,邻居说 “明明是你记错了,我没占”,吵到最后脸红脖子粗,还差点打起来,两家关系也闹僵了。
周老栓劝他们:“别总争谁对谁错,先想想咋对大家都好。比如边界分不清,咱们找村支书拿 old 台账核对,要是他真占了你的地,让他给你补点化肥;要是你记错了,你也别再计较。争输赢没用,算利益才实在。” 两人听了,找村支书核对了台账,发现邻居确实占了一点地,邻居主动给张叔送了两袋化肥,张叔也没再追究,两家关系慢慢缓和了。张叔说:“以前总想着‘我不能输’,后来才知道,争赢了对错,输了关系,更不划算 —— 先讲利益,少论对错,麻烦才少。”
4、站出来维护自己,才不会失去机会:忍气吞声换不来尊重
村里的王会计,以前总 “忍气吞声”—— 同事把做错的报表推给他,让他背锅,他忍了;领导把本该给他的补贴分给别人,他也忍了,结果同事更变本加厉,领导也觉得他 “好拿捏”,有机会也不给他。
周老栓跟他说:“你越忍,别人越欺负你;你站出来维护自己,别人才会怕你,才会给你机会。同事让你背锅,你就跟领导说‘这不是我做的,得查清楚’;补贴该给你,你就跟领导说‘这是我应得的,不能随便分’。” 王会计听了,试着维护自己:有回同事再让他背锅,他直接找领导说明了情况,领导查清后批评了同事;有回补贴少了,他找领导核对,领导补了他的补贴。慢慢的,同事不敢再欺负他,领导也开始重视他,有重要的活都交给了他。王会计说:“以前总怕‘得罪人’,后来才知道,忍气吞声换不来尊重,维护自己才能保住机会。”
5、肚子里有东西,不用靠嘴说:真本事藏在行动里
镇上的李师傅,修拖拉机的手艺特别好,可他不爱说话,有人问他 “你咋这么厉害”,他也只说 “瞎琢磨的”。但不管多难修的拖拉机,到他手里,总能修好,附近村子的人都找他修,还愿意多给工钱。
而村里的小王,总爱说 “我会修电器”,可真有人找他修电视,他捣鼓半天也修不好,慢慢的,没人再找他了。周老栓跟小王说:“肚子里有真东西,不用天天挂在嘴上 —— 李师傅不说话,可他能修好拖拉机,大家就信他;你总说自己会修,却修不好,别人自然不信你。重要的不是你说啥,是你能做啥。” 小王听了,不再总说自己 “会修”,而是跟着李师傅学手艺,慢慢的,也能修好一些简单的电器,来找他的人也多了。小王说:“以前总想着‘说出来别人才信’,后来才知道,真本事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6、好办的事先说不好办,能帮的忙先说不能帮:留一手才好掌握主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