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待自己无优缺点,只有特点:自洽才是真从容
村东头的周老栓,年轻时总因 “话少” 自卑 —— 别人说他 “木讷,不会来事”,他就逼着自己学跟人客套,结果越说越别扭,还总说错话,反而被人笑话。后来老支书跟他说:“话少不是缺点,是你的特点。你跟人聊庄稼、聊修农具,不也能说半天?这特点用在对账、选种子上,比谁都靠谱。”
周老栓慢慢想通了:话少让他能沉下心核对土地台账,连小数点都错不了;话少让他选种子时不被别人的意见干扰,总能挑到高产的品种。后来村里分补贴、算收成,大家都主动找他帮忙,说 “老栓话少但靠谱,找他放心”。他跟人说:“哪有啥优缺点?同个特质,换个场合就不一样了。你接纳自己,别人才会接纳你 —— 内耗半天,不如跟自己和解。” 村里的小芳以前总嫌自己 “性子慢”,后来发现慢让她绣的纹样更精细,反而成了独一份的优势。
2、允许任何情绪发生:不沉溺的强大才是真强大
村里的张婶,以前总逼自己 “坚强”—— 儿子在外打工受了伤,她躲在屋里哭,听到邻居敲门赶紧擦干眼泪,笑着说 “没事”;家里的猪病死了,她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还是强打精神下地,结果没多久就病倒了。
周老栓来看她,跟她说:“难受就哭,开心就笑,别憋着。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情绪,是情绪来了不钻牛角尖。儿子受伤了,你哭出来心里好受;猪病死了,你跟人念叨念叨,说不定有人能帮你想办法。” 张婶听了,不再硬撑:儿子打电话来,她会说 “妈担心你”;跟邻居聊天,她会说 “猪没了我心疼”。没想到,邻居们不仅没笑话她,还主动帮她打听兽医,儿子也更惦记家里,常打电话报平安。张婶说:“以前总怕别人说我‘脆弱’,后来才知道,允许情绪来,再让它走,比硬扛轻松多了 —— 不沉溺,就是最好的坚强。”
3、任何事情皆可转化:放宽心,行动自有答案
镇上的小李,去年夏天遇到件 “坏事”—— 他进的一批西瓜,刚拉到市场就遇上下雨,瓜卖不出去,眼看要烂了。小李急得满嘴起泡,周老栓却跟他说:“下雨卖不了瓜,你不会把瓜切了做西瓜汁?或者送给附近的餐馆、工地,换个人情?坏事也能变好事。”
小李抱着试试的心态,把西瓜切成小块,装在一次性碗里,推着车去工地卖,没想到工人都爱买,没两天就卖完了;剩下的小西瓜,他送给餐馆老板,老板后来常介绍顾客去他的水果摊。小李说:“以前总觉得‘这事完了’,后来才知道,没有绝对的好坏。你得到的时候,可能丢了别的;你失去的时候,说不定藏着机会。太强求反而抓不住,放宽心做事,该来的总会来。” 后来他再遇到麻烦,总先想 “这事能怎么转圜”,反而很少慌神。
4、永远有自己的判断:不被焦虑带偏才是真成熟
村里的王会计,前两年总被 “焦虑” 裹挟 —— 看到别人说 “不买学区房孩子就没出路”,他就琢磨着借钱买房;看到别人说 “不考个证就会被淘汰”,他就报了一堆没用的班,结果钱没少花,家里的事也顾不上,反而更焦虑了。
周老栓跟他说:“别人说的不一定适合你。你家孩子爱种地,就算买了学区房,他也未必喜欢坐在教室里;你算账算得好,没必要跟别人一样考‘管理证’。成熟的人,不会被别人的话牵着走,得有自己的准头。” 王会计慢慢醒过神:不再逼自己买学区房,而是教孩子认庄稼、选种子,孩子反而学得很开心;不再乱考证,而是专心研究村里的账目,还帮大家算出了不少被忽略的补贴。他说:“这时代到处是‘必须这样、必须那样’,但日子是自己的 —— 不被焦虑带偏,按自己的判断走,才踏实。”
5、给人生做减法:把时间留给值得的事
村里的陈老先生,退休后总被 “人情事” 缠身 —— 邻居家办喜事要去帮忙,远房亲戚来串门要招待,村里的闲汉找他下棋要陪,结果自己想看书、想种花草的时间全没了,天天累得直叹气。
周老栓跟他说:“不喜欢的事别勉强,不想凑的热闹别硬凑。成熟不是啥都应承,是知道啥该留、啥该放。你把时间花在帮闲汉下棋上,不如自己种种花、看看书,心里更舒坦。” 陈老先生听了,开始 “减法”:邻居办喜事,他提前送份礼,说 “年纪大了帮不动,心意到了”;闲汉找他下棋,他说 “我要浇花,下次再约”。慢慢的,他有了时间打理菜园,种的青菜又嫩又绿;有了时间看书,还能跟村里的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日子过得充实又自在。他说:“生命就这么长,别浪费在无聊的事上 —— 减法做对了,日子才清爽。”
6、勇于承认错误:认错比掩盖更靠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