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信 “人性本善”,早晚要吃大亏
村里的张婶,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总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自己好”。有人跟她借钱,她不打借条就给;有人让她帮忙保管东西,她连看都不看就收下。有回邻村的刘姐跟她借了两千块,说要给孩子交学费,结果刘姐拿着钱去城里打工了,再也没回来。张婶的丈夫气得跟她吵架:“你就是太傻,别人说啥你都信!” 张婶坐在炕沿上哭:“我以为她真有难处,咋能骗我呢?”
老周头劝她:“张婶,你就是太信‘人性本善’了。人心这东西,经不住利益的考验 —— 只要好处够多,再好的道德、再高的底线,都能被撕得稀碎。别人永远是别人,不会真为你着想,只有你自己才会心疼自己的钱、自己的力。你善良,别人就会利用你的善良;你绝情点,别人才不敢随便坑你。就像村里的周掌柜,跟人做生意,该签的合同绝不马虎,该要的钱一分不少,所以他从没被人坑过。以后别再随便信人了,人心隔肚皮,你看不到里面藏着啥。” 张婶后来学聪明了,有人跟她借钱,她会让对方写借条;有人让她保管东西,她会问清楚是啥,再也没吃过亏。
6、人是被伤熟的,不是被岁月熬熟的
村里的李会计,以前是个毛躁的后生,说话直来直去,办事实在,见谁都掏心窝子。有回他帮村里的王大叔算账,王大叔说 “你帮我把账算清楚,我给你五十块钱”,结果账算完了,王大叔不仅没给钱,还跟别人说 “李会计算错了账,还好我自己查出来了”。李会计气得哭了一场,后来又被人骗着合伙做生意,亏了不少钱。慢慢的,李会计变了,说话会留三分,办事会多琢磨,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毛躁的后生了。
有人说 “李会计成熟了,是岁数到了”,老周头却摇头:“他不是被岁月熬熟的,是被伤熟的。你羡慕的成熟,背后都是别人没看到的伤。就像树上的果子,不是等日子到了就甜,是得经过风吹雨打,才能去掉涩味。人要成熟,就得付出代价,受一次伤,明白一个道理,丢一点天真。你得到了成熟,也失去了以前的简单。别羡慕别人沉稳,他笑着跟你说话的时候,心里可能还在疼;他办事老练的时候,可能以前摔过不少跟头。” 李会计自己也说:“我宁愿一辈子都那么毛躁,也不想受这些伤,可没办法,不受伤,就长不大。”
7、没了神秘感,你就成了普通人
村里的小芳,去年认识了邻村的小伙子阿强。一开始两人处得特别好,阿强觉得小芳温柔、懂事,小芳觉得阿强踏实、能干。小芳把自己的事都跟阿强说了 —— 家里的难处、自己的缺点,连自己小时候偷摘邻居家的枣子都没隐瞒。慢慢的,阿强对小芳越来越冷淡,最后跟她说 “我觉得我们不合适”。小芳哭着问 “我把啥都跟你说了,你咋还不喜欢我了”。
老周头跟她说:“小芳,人和人相处,就像隔着一层雾,雾没散的时候,都觉得对方好看;雾散了,看到了对方的缺点,就觉得普通了。一开始你俩了解少,彼此都有新鲜感,就像刚摘的果子,没尝过的时候觉得特别甜;等尝多了,知道了果子的酸,就不觉得稀罕了。你把啥都告诉阿强,他知道你没啥特别的,自然就不珍惜了。最好的关系,就是不远不近,别把啥都往外说,留点神秘感,别人才会一直觉得你好。就像村里的老槐树,谁也不知道它的根扎了多深,所以大家都觉得它神秘,都愿意围着它聊天。” 后来小芳再跟人相处,不再把啥都告诉别人,反而有人更愿意跟她来往了。
8、信任碎了,再拼起来也是假的
村里的王大叔,以前跟邻居老李关系特别好,两人合伙种西瓜,钱和账都放在一起,从不计较。可后来老李偷偷把卖西瓜的钱藏了一部分,王大叔知道了,两人吵了一架,再也不合伙了。后来老李后悔了,想跟王大叔和好,还主动把藏的钱还了回来,可王大叔再也不相信他了,见了面也只是点点头。
老周头说:“信任这东西,就像摔碎的碗,就算用胶水粘起来,也有缝,再也回不到原来的样子了。一旦信任没了,就算你再真诚,别人也会觉得你在骗他。就像被虫蛀过的麦子,就算把虫挑出来,也没人愿意吃了。所以别想着修复已经碎了的信任,没用 —— 你越想修复,越容易再被伤害。还不如彻底放下,重新找值得信任的人,别再跟以前的人纠缠。” 王大叔后来跟村里的小李合伙种蔬菜,两人把账算得清清楚楚,合作得很愉快,再也没出过事。
9、选啥都有代价,别又想又抱怨
村里的周掌柜,开了家布店,每天天不亮就要去镇上进货,晚上关店后还要算账,忙得连陪媳妇逛街的时间都没有;而村里的张叔,每天在家种地,不用那么忙,可赚的钱不多,别人盖新房、买新车,他只能看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