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乖的孩子,往往难有大出息
村里的老张家有个儿子,从小就乖得很 —— 让他往东不往西,让他读书不贪玩,大人说啥都听,从不惹事。可等这孩子长大了,却没成啥气候:在工厂上班,领导让干啥就干啥,从不想 “能不能把活干得更好”;让他试着做点小生意,他说 “没干过,怕赔”,最后还是守着死工资过日子。
老张总叹气 “这孩子太乖了,没点闯劲”。反观村里的小李,小时候爱调皮捣蛋,上学时偷偷去河里摸鱼,长大后敢跟人合伙开小卖部,后来又敢去镇上开饭馆,虽然也赔过钱,可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小李说:“这世道哪只有一套规矩?明面上的规矩能让你饿不着,可想过得好,得懂些没写在纸上的门道 —— 太乖的人,守着规矩不敢动,咋能有出息?” 我看着老张的儿子,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怕 “出格”,后来才明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敢在规矩之外琢磨点事,才有机会活出不一样的日子。
2、心放宽了,想要的反而会来
前几年我想学着种果树,天天盯着 “啥时候能结果”“能卖多少钱”,结果越急越出错 —— 该浇水的时候忘了浇,该剪枝的时候不敢剪,果树长得稀稀拉拉,第一年压根没结果。后来我索性放宽心,不再想结果的事,只是跟着老农技员学 —— 什么时候施肥、怎么防治虫害,一步一步照着做,没想到第三年,果树竟结满了果子,卖了不少钱。
村里的小芳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她想找个好对象,天天琢磨 “对方会不会喜欢我”“啥时候能结婚”,结果越急越找不到。后来她不再想这事,把心思放在种大棚蔬菜上,没想到在卖蔬菜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两人一起打理大棚,日子过得很幸福。小芳说:“你越盯着想要的东西,越容易慌了神,反而做不好;不如松下来,专心干眼前的事,想要的慢慢就来了。”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样,顶级的松弛感不是偷懒,是不跟自己较劲,心稳了,路才能走得顺,想要的自然会悄悄来。
3、关系里别太上心,留余地才长久
村里的王婶,以前对儿媳妇特别 “上心”—— 儿媳妇几点起床、吃多少饭、穿什么衣服,她都要管;儿媳妇跟朋友出去玩,她也要问东问西。结果儿媳妇觉得压抑,跟儿子吵了好几架,差点闹离婚。后来王婶听了老支书的话,不再管那么多,给儿媳妇留了自己的空间,反而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儿媳妇还总给她买衣服、买吃的。
王婶说:“以前总觉得‘上心’是对人家好,没想到反而让人家不舒服。人和人之间,就像地里的庄稼,得留够间距,才能长得好,太挤了反而长不好。” 我以前跟朋友合伙种地,也总怕 “关系处不好”,天天盯着朋友的活干得怎么样,结果两人总闹矛盾。后来我不再太在意,各干各的活,有问题一起商量,反而合作得很愉快。关系这东西,看得太重、管得太严,反而容易失去;留出让别人做自己的空间,才能长久。
4、别羡慕别人,你有你的活法
村里的人总爱羡慕别人:羡慕老周种反季蔬菜赚得多,羡慕小李开饭馆生意好,羡慕小芳找了个好丈夫。可没人知道,老周为了种蔬菜,熬了多少个通宵学技术;小李开饭馆时,赔了钱还欠了债;小芳跟丈夫也吵过架,慢慢才磨合好。
我以前也羡慕镇上的老板穿西装、住大房子,后来跟老板聊了才知道,他年轻时为了做生意,常年在外跑,好几年没跟家人过过年,还受过不少骗。老板说:“你只看到我现在有的,没看到我失去的、受的苦。” 从那以后,我不再羡慕别人,只是专心种好自己的地,学自己想学的手艺。人活着,不用跟别人比,你有你的难处,别人有别人的苦;不羡慕别人,不看轻自己,有适度的野心,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幸福。
5、听人说话别打断,等人家说完
村里的老陈,说话总爱打断别人 —— 不管别人说啥,他都要插一嘴,要么说 “你这不对”,要么说 “我知道”,结果没人愿意跟他聊天。有次村里开大会,老陈又打断别人发言,村长忍不住说:“老陈,你先听人把话说完,再发表意见行不行?” 老陈这才红着脸闭了嘴。
反观村里的老支书,不管谁说话,他都安安静静听,就算对方说的是废话,也不打断。有人问他 “为啥总听别人把话说完”,老支书说:“你听人家说完,是尊重人家,人家也会感激你。就算人家说多了,也会自己意识到,比你打断强。” 我以前也爱打断别人说话,后来学老支书,等人家说完再开口,发现跟人相处融洽多了。听人说话不打断,看似是小事,却是做人的本分 —— 你给别人尊重,别人才会给你尊重,人缘自然就好了。
6、关系再好,也得听出话里的潜台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人性的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人性的那些事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