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时,刘邦的使者已站在天策军大营外。使者捧着鎏金请柬,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客气:“汉王说,近日联军锐气正盛,不如趁此良机搞一场联合作战演练,一来磨合战术,二来让各部看看协同之力,也好为日后合兵抗楚做准备。”
天宇接过请柬,指尖划过烫金的“联合作战演练”字样,眸底掠过一丝冷笑。刘邦这步棋够阴——明着是练协同,实则想借演练摸清他与韩信部的融合程度,顺带探探天策军的真实战力。毕竟谁都知道,天策军与韩信部刚合编不足半月,正是破绽最多的时候。
“回复汉王,”天宇将请柬放在案上,声音平静,“演练可以,但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使者愣了愣:“天策军有何要求?”
“地形选在狼牙关。”天宇调出舆图,指尖点向一处两山夹峙的峡谷,“那里左有峭壁,右临深涧,既需步兵守隘口,又需骑兵绕后包抄,正好练协同。”
狼牙关是天策军常年巡逻的地界,每块岩石的位置、每处溪流的走向,老兵们闭着眼都能说清。使者虽觉不妥,却也不好当场驳拒,只能点头应下:“汉王那边,属下会如实禀报。”
送走使者,韩信掀帘而入:“选狼牙关是个好主意,那处的暗渠和陡坡,只有咱们的人熟悉。”他将一份演练方案放在案上,“但刘邦肯定会在观摩席藏探子,得防着他们看细节。”
天宇翻开方案,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放心,咱们演一场‘恰到好处’的戏。”
三日后,狼牙关峡谷两侧插满了联军旗帜。刘邦带着萧何、曹参等谋士坐在东侧山腰的观礼台,目光像鹰隼般扫过谷底的队伍——天策军的盾阵列在隘口,韩信部的骑兵隐在西侧密林,旗帜混杂,乍看竟分不清谁是旧部谁是新援。
“开始吧。”刘邦挥了挥手,身旁的鼓手敲响战鼓,演练正式开始。
扮演“楚军”的辅兵推着木盾从峡谷南口涌入,旗帜上绣着醒目的“楚”字。按演练脚本,他们需突破隘口,抢占北侧的烽火台。
“盾阵前移!”天宇的令旗挥下,天策军的步兵立刻列成三排盾墙,前排盾手半跪扎马步,盾牌连成钢铁屏障;后排士兵架起长戟,戟尖从盾缝中探出,像一排蓄势待发的毒刺。
“楚军”的木盾撞在盾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前排的辅兵故意喊得震天响,却在接触的瞬间就被戟尖“挑”翻——天策军的力度收得极巧,既显得攻势凌厉,又没真伤到人身。
观礼台上,曹参摸着胡须点头:“天策军的盾阵还是老样子,稳如泰山。”刘邦却没说话,手指轻叩扶手——他要看的不是防守,是韩信的骑兵何时动。
果然,西侧密林里突然响起马蹄声。韩信部的骑兵顺着陡坡冲下,却没直接扑向“楚军”后阵,反而绕到峡谷东侧的浅滩,仿佛要从峭壁下的暗渠绕路。
“咦?那处暗渠只能容两人并行,骑兵怎么过得去?”观礼台的谋士们窃窃私语。刘邦眯起眼,他派去查过狼牙关地形,分明记得暗渠狭窄,骑兵根本无法通过。
就在此时,异变陡生——“楚军”突然分兵,一部分佯攻盾阵,另一部分竟抄向西侧,想包抄韩信部的后路。这是刘邦暗中给辅兵加的“戏码”,专用来试探联军的应变速度。
韩信部的骑兵却像早有预料,冲在最前的骑士突然勒马,反手抛出绳索套住峭壁上的老藤,后面的士兵立刻会意,纷纷弃马攀藤而上。不过片刻,骑兵竟化身“步兵”,踩着岩石攀上峭壁,居高临下地对着“楚军”后队放箭。
“好!”观礼台响起稀疏的喝彩。刘邦的眉头却皱得更紧——这手攀岩战术,韩信部从前从未露过,倒像是天策军的拿手绝活。
谷底的天宇见状,令旗再挥:“盾阵变锥!”
三排盾墙突然裂开一道缺口,后排的长戟兵组成尖锥阵,顺着缺口猛冲出去,正好撞上“楚军”的侧腰。而此时,攀上峭壁的韩信部骑士已绕到“楚军”后方,箭雨如注。前后夹击下,“楚军”很快溃不成军。
“停!”刘邦突然喊停,目光扫过谷底,“天策军的盾阵收放自如,韩将军的骑兵也灵得很,但——”他话锋一转,“刚才若暗渠真能通骑兵,为何舍近求远攀峭壁?莫不是怕我看明白你们的骑兵战力?”
天宇上前一步,笑容坦荡:“汉王有所不知,狼牙关的暗渠昨夜涨水,骑兵确实过不去。至于攀岩,是韩将军新练的应急招,算不上什么战力。”他侧身让开,露出身后的士兵,“您看,刚才攀崖的骑士手都磨破了,实战中哪能这么用?”
刘邦看向那些士兵的手掌,果然缠着渗血的布条——那是提前用红药水做的假伤,却足以以假乱真。韩信适时补充:“是啊,还是骑兵对冲实在,这花架子也就演演练能用。”
观礼台的萧何低声对刘邦道:“看盾阵和骑兵的配合,倒像是磨合了半年的老队伍,但骑兵战力确实没露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秦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秦末龙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