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把军刀在溪边青石上蹭了蹭,刃口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把从拆迁区废品站捡来的军刀,原本是把生锈的工兵铲,被老张用砂轮磨成了弯刀,此刻正被他用来削一根手腕粗的柳树枝。
“看好了,”他低头盯着树枝,军刀斜着切入木质,每一刀都带着均匀的角度,“这玩意儿叫‘倒刺矛’,当年老猎户教的,山里没网没钩的时候,就靠它抓鱼。”
赵猛蹲在旁边,手里攥着根细树枝跟着比划,削得歪歪扭扭。“霄哥,你这刀工跟谁学的?比镇上王屠户剔骨头还利索。”
“当民兵那年,跟着老连长在水库守堤坝,”林霄手腕一翻,军刀带出片木屑,“汛期水大,伙房断了菜,就靠这手艺在水库边捞鱼给大家改善伙食。”他说着,在树枝顶端刻出三个倒钩,每个倒钩都向内倾斜,边缘被刀刃刮得异常锋利,“倒钩得留三分钝,太尖了容易把鱼鳃划破,抓不牢。”
金雪蹲在下游洗手,指尖刚触到水面,就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她伸手捞起,是个迷彩外壳的太阳能充电宝,边角磕得坑坑洼洼,接口处缠着的电工胶带泡开了一半,但侧面的指示灯还亮着微弱的红光。
“这不是三天前在沼泽地捡的吗?”她拍掉上面的泥,突然想起那天蓝军演习撤退时,有个士兵慌里慌张跑过,背包里掉出个这玩意儿。当时她觉得没用,随手塞进了背包侧袋,没想到此刻派上了用场。
她摸出那根从村里小卖部买的数据线,接头处已经磨得露出了铜丝,小心翼翼地插进充电宝接口。电流刚通上,她怀里那台裂屏平板突然“嗡”地一声,屏幕忽明忽暗闪了几下,虽然没跳出网络信号,却弹出个“本地对讲机接收”窗口——这是镇上无线电爱好者老李帮着装的民间程序,平时用来跟邻村民兵通联,此刻竟断断续续收到了信号。
“滋啦——红三队注意——滋啦——”电流杂音里,一个粗嗓子钻了出来,“启用全域监控网络,覆盖半径五十公里,搜捕‘野狗’小队——滋啦——发现后直接控制——”
林霄手里的柳树枝“啪”地掉在地上。他猛地回头:“全域监控网络?那不是三大战区的终极武器吗?去年县里武装部培训时提过,说是能实时监控方圆百里的热成像和电磁信号。”
老张正用松针引火,闻言手一顿,火星子溅在他磨得锃亮的军刀上。“这玩意儿启动一次得调动三个卫星,按演习条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他们为了抓‘野狗’,连这都亮出来了?”
金雪调大音量,另一个尖利的声音混着电流声传来:“各单位注意,十七名违规民兵与‘野狗’行动轨迹重合,判定为协同关系,授权围追堵截,允许使用非致命性武器。”
“违规民兵?说的就是咱们!”赵猛蹭地站起来,拳头攥得咯咯响,“咱就是进山采药迷了路,怎么就成违规了?”
“别吵!”林霄一把按住他,目光扫过周围的密林,“全域监控能捕捉热源和电子信号,咱现在跟黑夜里举着灯笼没区别。”他突然想起什么,冲老周喊,“把你那台裂屏平板关了!电子设备会被定位!”
老周手忙脚乱地按电源键,可屏幕像是卡住了,依旧亮着。“关不掉!上次摔了之后就出这毛病!”
“用泥巴糊上!”老张递过一把湿泥,“信号屏蔽不了,至少能挡住屏幕反光。”
林霄蹲下身,盯着火堆里的灰烬:“全域监控靠的是红外热成像,火焰温度太高,肯定会被盯上。老张,把火灭了。”
老张往火堆里泼了捧溪水,滋滋的白烟里,橘红色的火苗迅速矮下去。“可没火的话,晚上山里温度能降到零度以下,咱带的干粮都是凉的,怕是扛不住。”
“先顾眼下。”林霄捡起那根带倒钩的柳树枝,“军演条例里写着,非实战状态下,全域监控每小时扫描一次。咱们得趁这个间隙,往密林深处挪,那里植被厚,能挡点红外信号。”
金雪突然指着平板:“又有信号了!他们在说‘光学干扰’!”
电流声里,粗嗓子的声音断断续续:“十七名目标进入密林,热成像信号减弱……怀疑使用光学伪装……请求启用毫米波扫描……”
“光学伪装?”林霄皱眉,“咱没那设备啊。”
一直没说话的马翔突然开口,他是炊事班退役的,平时话不多,此刻却眼神发亮:“我知道这玩意儿。当年在部队搞野外生存训练,教过用玻璃碎片和水面反光,干扰望远镜视线。”
马翔蹲下身,捡起块碎镜片——那是金雪平板摔碎时崩出来的:“光学原理都一样,就是让光线折射。全域监控靠的是卫星成像,要是能制造大规模光折射,说不定能让图像失真。”
“可咱哪来那么多反光材料?”赵猛挠头,“总不能把镜子都拆了吧?”
林霄看向溪边的鹅卵石,突然眼睛一亮:“不用镜子。这峡谷里全是水,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水藻,太阳一晒就反光。还有那些碎玻璃——前阵子暴雨冲下来不少垃圾,里面有酒瓶碎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你们真的是民兵?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你们真的是民兵?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