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张宸的公寓浸染得只剩屏幕发出的幽蓝冷光。空气中弥漫着主机风扇低沉的嗡鸣和敲击键盘的细碎声响,如同某种数字时代的心跳。
追踪那本《神经网络的未来》的路径,远比预想的要曲折。ISBN码指向一个合法的、但在业内以“灵活”着称的小型学术分销商。分销商的记录显示,这本书是作为一批“滞销品清理”的一部分,被那家连锁书店的区域采购中心收走的,流程看似无懈可击。
但张宸的直觉在报警。杰森·李的着作,即便是旧版,在特定领域也绝非“滞销品”。他调取了该分销商近一年的所有交易记录,运用数据挖掘算法,寻找异常模式。
几个小时的枯燥筛查后,一个微弱的信号被捕捉到——就在那批“滞销品”入库前一周,分销商的一个子公司账户,收到了一笔来自海外、金额不大但备注模糊的“咨询服务费”,汇款方是一个注册在避税天堂的空壳公司,其股权结构经过层层穿透,最终隐约指向一个与杰森·李早年研究项目有过合作的基金会。
巧合?张宸不信。
他切换界面,开始分析那家连锁书店的库存管理系统。通过特定漏洞(他拥有经过授权的测试权限),他调取了那本书从区域仓库发往具体门店的物流记录和上架时间。记录显示,这本书是在林晚姐妹搬到新小区后第三天,才被配送到那家门店的,并且上架位置,并非计算机科学区,而是……儿童绘本区旁边一个新设立的、“探索未来”主题的混合推荐展架。
时间、地点、分类,都透着一股精心计算的“偶然”。
张宸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胀的眉心。对手很高明,利用合法的商业链条作为掩护,完成了一次精准的“信息投递”。这更像是一次成本低廉的心理评估——既能测试林晓的反应,又能观察林晚乃至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保护力量会如何应对。
他编写了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将分销商的可疑资金往来、书籍配送的时间地点巧合、以及其对林晓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评估,一并提交给了雷锐现在所属的部门,并抄送了国际刑警组织的联络窗口。他知道,这种跨国的、利用商业渠道进行的隐蔽行动,调查起来会异常困难,但至少留下了记录,发出了警报。
做完这一切,他并没有感到轻松。目光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上,城市的光污染让星空变得模糊。他想起了林晚信息里那句“盼复”,以及电话里她强自镇定下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这种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的威胁,最是消耗人的心志。
林晚的生活节奏被迫再次调整。外出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仅限于小区内散步和购买必要生活用品。她甚至在网上订购食材,尽量减少暴露在公共场合的时间。
那幅星空拼图,成了她们与外界之间一道相对安全的桥梁。拼图的进度依旧缓慢,但每一片拼图的嵌合,都像是在混乱中建立起来的一小块秩序。林晓似乎也从中找到了某种安全感,她开始能更长时间地专注于寻找匹配的碎片,手指的稳定性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但恐惧的阴影并未真正散去。有时,窗外一辆颜色较深的汽车停留稍久,或是楼道里传来陌生的脚步声,都会让林晚的心瞬间提起。她开始留意小区保安的巡逻时间,记下了几个邻居的容貌和车辆,甚至悄悄在门后放了阻门器。
她知道自己可能有些神经过敏,但她不敢冒险。张宸那句“他们的手段越隐蔽,说明他们越忌惮公开暴露”成了她唯一的安慰,却也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她对手的耐心和狡猾。
她尝试着重新拿起自己的专业书籍,试图在照顾妹妹之余,找回一些属于自己的支点。但那些曾经熟悉的公式和理论,此刻读起来却有些隔阂。过去几个月的经历,像一道深深的沟壑,将她与“正常”的世界隔开了。
一天下午,林晓在拼图时,忽然抬起头,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姐姐,星星……会不会害怕?”
林晚一愣,放下手里的书,看向妹妹。林晓正拿着一片深蓝色的拼图,眼神有些迷茫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星星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它们很亮,不会害怕的。”林晚轻声回答。
“可是……要是云把它们遮住了呢?”林晓追问,语气里带着一种孩童式的执着担忧。
林晚心中一酸,走过去抱住妹妹:“就算被云遮住了,星星也还在那里,等云散了,它就又出来了。就像晓晓一样,有时候会害怕,但姐姐会一直陪着你,等害怕过去。”
林晓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重新低下头,继续摆弄手里的拼图。
林晚却因为妹妹这句无心的话,陷入了沉思。她们现在,不就像是被厚重乌云遮蔽的星星吗?光芒被压抑,恐惧如影随形。但星星本身,从未改变过。
她需要光,需要驱散乌云的力量。这力量不能只依赖外部的保护,更需要从内部生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锁幽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锁幽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