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的话确有几分道理!
厅内众人听完他的分析,纷纷点头赞同。
若林阳固守徐州,坚壁清野,曹操、袁术等人无功而返,必然退兵!
“不过,元直如何断定林子远会死守徐州,而非退回扬州?”
一人笑着反问,提出另一种可能——
林阳麾下不止徐州一地,还握有扬州四郡。
相比四战之地的徐州,扬州有长江天险,更易防守。
放弃徐州,退守吴郡,未必不是良策!
“他绝不会退,必守徐州!”
徐庶目光锐利。他深知林阳这些年治理徐州的作风——
一个心系百姓之人,怎会弃民而逃?
更何况,林阳从县令崛起至今,足见其雄心!
“哈哈,那便拭目以待,看元直所言是否应验!”
众人不再争论,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荆州新野县——
“主公,林子远遭曹操、袁术围攻,离败亡不远矣!”
简雍对刘备说道。
他们对林阳的困境乐见其成。
昔日徐州一战,刘备军惨败于林阳之手,只得南逃荆州落脚。
刘备曾欲投奔曹操、袁绍或袁术,却因种种缘由未成,最终屯兵新野,伺机再起。
"林子远雄才大略,即便受挫,仍握有扬州四郡!"
刘备巴不得林阳全军覆没!
然而眼下局势,林阳坐拥扬州四郡,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战事不利时,他随时可退守扬州!
只是刘备此刻也摸不准,林阳是否会选择退守了。
长安城内,司隶之地
"老爷,天下诸侯共伐徐州,这次林阳怕是在劫难逃了!"
僻静小院中,贾诩正翻阅书卷,闻言轻笑着摇了摇头。
"林子远岂是易与之辈!"
在贾诩眼中,林阳根本不会陷入绝境。
坐拥徐、扬两州之地,林阳根基稳固如山。
什么曹孟德、袁本初、袁公路之流,看似同心协力,实则各怀鬼胎。
只需逐个击破,便能瓦解此番攻势。
以林阳帐下谋士之能,定能想到此策。
"下去吧,莫扰我读书。"
贾诩挥退老仆,重新凝神沉思。
比起林阳的处境,他更需考虑自身前程。
李傕、郭汜二贼难成气候,司隶被他们搅得乌烟瘴气。
若继续留在此地,迟早会惹祸上身。
是时候谋划后路了!
正当天下诸侯瞩目之际,徐州城内,林阳已拍案定计,誓要与曹孟德等人一决高下。
州牧府中
"主公,分兵击之,我等有两种选择。"
郭嘉眼中精芒闪烁,指尖划过地图,重重点在下邳方位。
"其一,将下邳、彭城、东海三郡粮草尽数转移,施行坚壁清野!"
时值秋收,曹孟德等人此番进犯,图的正是徐州粮草!
尽管林阳的水稻已在徐州广泛播种,但下邳、彭城和东海三郡的丰饶产出,足以支撑两州百姓的生计。
倘若这批粮食遭到掠夺,困扰曹操和袁术的粮荒将不复存在。为此,最直接的对策便是彻底焚毁这些谷物。
将三郡百姓迁往城中定居,令袁术与曹操毫无所获。
"如今采用焦土策略,未免代价过大!"负责后勤的糜竺当即提出异议。将三郡粮草付诸一炬,实在得不偿失。
"宁可损毁,也不能资敌。"程昱与周瑜一致支持郭嘉的计策。保存这些粮食只会后患无穷。况且徐州百姓家中都有存粮,各城粮仓亦储备充足。损失三郡收成,对徐州根基毫无影响。
"如此,主公只需固守城池,不出三月,曹操与袁术必将退兵。"郭嘉陈述完毕,目光转向林阳。面对曹袁联军压境,焦土战术实为最稳妥之选。
"青州方面的袁绍又当如何应对?"此计对曹操和袁术有效,却奈何不得粮草充足的袁绍。袁绍此次出兵,意在夺取青州三郡及徐州财富。
"袁绍不在此计适用范围。需派黄忠将军率北海郡驻军,于青州境内拦截袁绍。"虽然袁绍拥兵十万,但黄忠麾下八万将士只需牵制敌军于青州即可,无需取胜。
听闻要动用黄忠的八万大军,林阳不禁眉头紧锁——他此前在青州获得的物品尚未转移。
"青州重镇,就交由公瑾你来主持大局了!"
袁绍手下的田丰、沮授皆是智谋之士,不可小觑。
黄忠虽擅守城,但若正面交锋恐有闪失。
况且青州已有主公林阳暗中部署,需派一位深谙谋略之人坐镇,稳扎稳打推进才行。
郭嘉需随主左右,程昱行事过于狠辣,唯有周瑜堪当此任。
"哦?"提及青州重任,周瑜、郭嘉等人皆是一怔。
青州战局原只需拖住袁绍即可,算是最轻松的差事,为何主公如此重视?莫非青州另有玄机?
"末将定不负所托,必为主公击溃袁绍!"周瑜拱手领命。
追随林阳日久,周瑜心志早已不同往日。
昔 ** 归降是为保全孙策等人,而今却只求建功立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