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提着保温桶匆匆赶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就知道你们这边完事了,特意煮了腊梅粥。"他看着那些残片,专业地说:"这道燎痕用'飞托法'应该能修复,回问渠斋我帮你。记得你爷爷在世时,教过我们怎么处理这种火损的纸张。"
顾云深接过温热的粥碗,腊梅的清香扑面而来。他轻轻啜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稍稍缓解了紧绷的神经。他看着沈砚辞小心翼翼地将残片收进特制的防水袋,又环视这座废弃的工厂——这里不仅见证了父辈的探索,也见证了他们这一代人的守护。那些沉默的机器,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我们回去吧。"沈砚辞握住他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令人安心,"明天修复班就要开课了,孩子们还等着我们讲冷金笺的故事呢。他们一定会很喜欢听今天发生的故事。"
暮色渐浓,工厂的铁皮屋顶在夕阳余晖中泛着柔和的光泽。顾云深最后看了眼满地的竹片和云母粉,忽然觉得它们像是为这场终极对峙落下的帷幕。从对抗"鸠鸟"到追查"圣殿之耳",从黄山母矿到如今的废弃工厂,每一次危机都让他们更加坚定——"暗室微光"从来不是某一次的勇敢,而是无数次在黑暗中并肩而立,用技艺作武器,用初心作盾牌,在危难时刻守护着珍贵的文化遗产。
回到问渠斋时,堂屋的老座钟正好敲响七声,悠长的钟声在暮色中回荡。顾云深将残片仔细地收进樟木箱,与爷爷的手札、沈父的日记放在一处。这些珍贵的物件安静地躺在箱底,仿佛在诉说着三代人的坚守。然后他拿起修复班的教材,在扉页郑重写下:"历经风雨,传承不辍;以艺护本,以心守真。"墨迹在宣纸上慢慢晕开,如同他们正在书写的传承故事。
沈砚辞从身后轻轻抱住他,下巴轻抵在他的肩头:"明天第一堂课,我们就从这座工厂的故事讲起。要让孩子们明白,守护传承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更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
顾云深靠在他怀里,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唇角扬起一抹浅笑。他知道,这场废弃工厂的对峙不是终点,而是传承之路的新起点。修复班的孩子们将带着这些守护的故事成长,冷金笺的工艺将在他们手中延续,古老的智慧将通过年轻的生命获得新生。而他和沈砚辞,将继续在问渠斋的腊梅香中,煮粥、修书,让那束"暗室微光"永远明亮,照亮一代又一代人前行的路,让中华文明的薪火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传承。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琉璃碎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