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斋的腊梅香比往日更浓郁几分,与老茶的醇厚气息交织,在堂屋的每个角落静静流淌。顾云深蹲在宽大的修复台前,屏息凝神地将那十本从伦敦运回的宋刻本一一摆开。他的指尖带着难以察觉的轻颤,抚过《论语》扉页上那道着名的冰裂纹水纹——经过老周特制的显影剂处理,水纹深处那个隐蔽的"顾"字如今清晰如初,笔画间蕴藉着沉甸甸的力量。
"小心点,别累着。"沈砚辞端着刚泡好的祁门红茶缓步走来,杯沿热气袅袅,"爸刚才还在问,什么时候能让他看看这些古籍——他说当年在'鸠鸟'仓库值守时见过几本,一直记挂着。"
顾云深接过温热的茶盏,指尖不经意擦过沈砚辞的手背。他抬头,正迎上沈父从里屋走出的身影。比老照片里沧桑许多的沈父两鬓染霜,皱纹深刻,精神却格外矍铄。他紧攥着沈砚辞儿时的旧照,目光触及修复台上那排古朴的宋刻本时,眼底泛起湿意:"顾家的宝贝...总算回来了。当年我被胁迫看管这些无价之宝时,就发誓一定要亲手把它们完完整整地还给顾家后人。"
这话像一根柔软的刺,轻轻扎进顾云深心底。他默然转身,从修复台抽屉深处翻出爷爷顾景明写于1997年的申诉书。发黄脆弱的纸页上,字迹依旧遒劲有力:"今遭'鸠鸟'诬陷,古籍被夺,吾虽老矣,必护传承之根!"他将这份沉甸甸的申诉书轻放在宋刻本旁,声音很轻却坚定:"爷爷的心愿...今天终于了了。"
堂屋木门"吱呀"推开,老周拎着热气腾腾的食盒走进,浓郁香气瞬间弥漫:"庆功宴的菜来咯!李警官和陈助理在巷口挑水果呢!"他将食盒放在八仙桌上,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宋刻本吸引。粗糙的手指珍视地轻触《春秋左传》的封皮,感慨万千:"当年我做暗格机关时,就盼着它总有一天能回家...现在可算盼到了!"
顾云深脸上绽开暖意,连忙为老周斟茶:"多亏周叔的'海外修复包',在伦敦那个黑灯瞎火的仓库里,您配的荧光显影剂帮了大忙。"
话音未落,李警官和陈明远拎着新鲜水果走进,陈明远怀里还抱着个精致礼盒。他笑着递给沈砚辞:"沈总、顾老师,这是星桥股东们定制的非遗基金纪念章。正面刻着雷纹,背面是问渠斋的腊梅图案。股东们托我转达,感谢二位保住星桥清誉,守护非遗传承的根脉。"
沈砚辞郑重打开礼盒。丝绒衬垫上,两枚银质纪念章泛着柔和光泽。他拿起一枚自然地递给顾云深。指尖传递时轻轻擦过手背,两人不约而同地顿了顿,相视一笑,又默契移开目光——如同过去无数次在黑暗中相互扶持时那般,无需言语,眼底流淌的暖意早已心照不宣。
"先吃饭吧,菜要凉了。"沈父慈祥地招呼大家围桌坐下。八仙桌上很快摆满佳肴:油亮诱人的苏州酱鸭,晶莹剔透的桂花糕,还有顾云深用新鲜腊梅花瓣熬煮的腊梅粥,米粒软糯,裹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李警官率先举杯,杯中顾家珍藏的米酒醇香四溢:"第一杯敬顾老爷子在天之灵——他老人家的冤屈,我们替他讨回来了!第二杯敬沈叔!您在'鸠鸟'眼皮底下隐忍多年,冒险藏下证据,这份担当不易!第三杯敬沈总和顾老师!是你们带着我们这些微小的'光',一寸寸照亮了深藏的真相!"
"说得好!"老周高声附和举杯,米酒香气在席间飘散,"我也要敬这些历经劫难的古籍——它们不只是纸墨,是咱们中国人的文化根脉,更是我们追查真相时最锋利的'刃'!没有它们藏着的线索,我们根本找不到'鸠鸟'的破绽!"
顾云深端起酒杯,目光缓缓扫过满桌熟悉的面容:李警官胸前警徽反射坚毅光芒;老周布满老茧的双手诉说着岁月辛劳;陈明远摊开的笔记本写满追踪线索;沈父为沈砚辞夹菜,而沈砚辞不动声色地挑出顾云深碗里的姜丝...这些在至暗时刻彼此照亮的人,都是他和沈砚辞在漫长黑暗中摸索到的珍贵"光点"。
"爷爷常说,'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群人的坚守'。"顾云深声音微哽,眼神却格外明亮,"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这些年来,其实不是我们在守护古籍...是古籍在守护我们——是它们让我们相遇、相识、相知,让我们肩并肩扛过最难熬的日子,更让我们懂得,再黑暗的路,只要有人同行,就永远不会缺少照亮前路的光。"
沈砚辞轻拍顾云深的肩膀,接着道:"还要加上一句——'我们彼此,都是在黑暗里,不小心摸到的光'。"他目光转向沈父、老周和李警官,满含感激,"没有周叔的暗记手册,没有李警官的国际协调,没有爸冒死藏下的铁证,我们根本走不到伦敦,拿不回这些国宝。这杯庆功酒,敬在座每一位,敬我们所有人汇聚而成的'光'!"
清脆碰杯声在温暖堂屋里回荡,米酒的暖意滑入喉间,也落进每个人心田。沈父看着沈砚辞和顾云深并肩而坐的模样,恍惚忆起多年前在"鸠鸟"仓库提心吊胆给顾景明传递消息的日子——那时他最深切的期盼,就是有朝一日能看到两家的孩子带着失落的古籍和真相,像今天这样安然无恙地坐在一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琉璃碎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琉璃碎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