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案件在新州高等法院召开量刑听证会。此时的巴雷特突然一改之前的拒不认罪,当庭承认了包括谋杀在内的22项罪名。他穿着西装,戴着黑框眼镜,在法庭上痛哭流涕地忏悔:“我做过的事情不可挽回,这是我罪有应得。我承诺过照顾她,却背叛了两个家庭。我憎恨剥夺他人生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这么做了,我感到自我厌恶。”
为了减轻刑罚,巴雷特编造了一套说辞,声称案发当天吸食了冰毒,整个人被毒品控制,想法和行为都不受控制,事后还失去了记忆。他还说自己有“社会融入困难症”,缺少社交联系,且在狱中被其他囚犯当作“娈童犯”标记,差点被人杀害,不适合继续关押。
但控方律师很快戳穿了他的谎言。警方调查显示,巴雷特早在案发前三周就已经吸完了所有冰毒,案发时体内并无毒品残留。为他做精神评估的心理学家也当庭作证,认为巴雷特作案时神志清醒,所谓的“失忆”纯属编造,其拍摄犯罪照片的行为,更可能是为了日后观看,这类性暴力犯罪者的再犯风险极高。
4.2 迟到的正义
2017年12月15日,新州高等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法官在宣判时指出,冷梦梅临死前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巴雷特的作案手段极其残忍,且在事后精心清理现场、抛尸灭迹,还试图向警方作伪证,毫无真诚悔意。最终,法院以谋杀罪及多项关联罪名,判处巴雷特46年监禁,且前34年6个月不得保释。
庭审当天,冷梦梅的母亲专程从中国赶来旁听。这位在丈夫地震遇难后,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的母亲,在法庭上全程沉默,直到判决宣读完毕,才在亲友的搀扶下走出法庭。她面对媒体时哽咽着说:“我的一切付出都为了女儿,她走了,我的生活也全毁了。”对于巴雷特的忏悔,她只说了四个字:“永不原谅”。
4.3 神秘U盘带来的加刑
本以为案件就此尘埃落定,没想到2019年11月,一件意外发现的物品让这起案件再次出现转折。悉尼一位老妇人的女儿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一只精致的防水U盘。老妇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说不清U盘的来历。女子将U盘插入电脑后,里面的内容让她吓得浑身发抖——9段视频和13张照片,记录了冷梦梅遇害当天遭受性侵和虐待的全过程。
视频中,被捆绑的冷梦梅不断哀求:“你疯了,你不能这么对我”,但巴雷特丝毫没有停手。最后13分钟的视频因摄影机跌落,只能听到冷梦梅凄厉的哀嚎。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刻对U盘内容进行鉴定,确认视频中的受害者正是冷梦梅,施暴者就是巴雷特。
2020年12月,巴雷特在新州高等法院再次受审,面对铁证,他不得不承认了9项新的控罪,包括猥亵和严重性侵犯。2021年3月18日,法院作出加刑判决,巴雷特的刑期增加两年,假释资格时间也相应延后。法官表示,如果2017年判刑时就掌握这些证据,巴雷特很可能会被判处终身监禁。
五、无法愈合的伤痛与遗留的真相
冷梦梅的母亲在案件结束后回到了成都,那个曾经充满女儿欢声笑语的家,如今只剩下冰冷的回忆。巴雷特虽然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女儿的生命再也无法挽回。有媒体报道,巴雷特在狱中曾给冷母写过一封忏悔信,希望能得到她的原谅,但这封信被冷母原封不动地退回了监狱。
案件中还有一个未解之谜——作案凶器始终没有找到。警方推测,巴雷特在抛尸后,将那把锋利的刀械扔进了曼莫拉湖深处,或是藏在了某个隐秘的角落。尽管凶器未能寻获,但这并不影响案件的定罪量刑,巴雷特的罪行早已被各类证据链牢牢锁定。
如今,悉尼垦思区的那栋公寓楼早已换了新的住户,曼莫拉湖国家公园的喷泉洞依旧吸引着游客驻足。但对于知道这起案件的人来说,这些地方始终笼罩着一层血色阴影。冷梦梅的故事成了无数留学家庭心中的痛,也成了一桩用生命换来的警示。
2025年的今天,巴雷特仍在澳大利亚的监狱中服刑,他要等到2052年才有资格申请假释,那时的他已经73岁。而冷梦梅永远停留在了25岁,那个本该拥有无限可能的年纪,最终却倒在了“亲人”的屠刀下,留给世人无尽的唏嘘。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