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裔婆婆的神秘失踪
1.1 蹊跷的失联电话
2011年9月5日晚上8点,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夜色如墨。一位名叫拉瑞·泰达的先生焦急地拨通了报警电话,称他70岁的妻子琳达从早上出门工作后便失去联系,电话无人接听,短信也石沉大海。这完全不符合琳达的一贯作风——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专业翻译,在芝加哥生活了二十多年,以敬业和可靠着称,并且在当地华人圈的口碑也很好,经常免费帮人翻译,大家都觉得她是个热心人。
据拉瑞陈述,琳达当天是去会见一位客户,预计晚上七八点就能回家,然而约定时间早已过去,琳达却查无音讯,直到第二天清晨她依然没有出现,深感不妙的拉瑞选择了报警求助。
1.2 跨国追踪的手机信号
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将此事列为失踪案展开调查。探员们首先追踪了琳达的手机信号,但一个令人困惑的发现摆在众人面前:琳达手机的最终定位并不在芝加哥,而是在大约216公里外的布卢明顿市。从芝加哥到布卢明顿开车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琳达为何会出现在那里?
这个疑问并非完全无法解释。琳达的业务范围很广,不仅涉及商业翻译,还处理过监狱事务、房产中介等等,甚至担任过联邦监狱的口译员。因为工作原因前往布卢明顿在理论上是有可能的。
于是警方将调查重心转向布卢明顿,张贴寻人启事、走访排查、核对通话记录。然而一周过去了,琳达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的有效踪迹。警方又走访琳达的朋友及华人圈熟人,但大家都说没听说琳达要去布卢明顿,而且她做事一向稳妥,就算临时变动也会跟拉瑞或者身边人打个招呼。
1.3 可疑的儿媳证词
事情似乎变得更加蹊跷,琳达到底为什么去布卢明顿?是主动还是被动?她到底在那里遇到了什么?接下来调查转向琳达的家庭背景,她与丈夫拉瑞是半路夫妻,两人结婚刚满八个月。
琳达早年在中国有过一段婚姻,离婚后她带着儿子王东移民美国。王东努力上进,一直读到博士。值得注意的是,王东于2003年与韩裔女子王美淑结婚,婚后两人育有一子,而儿子儿媳居住的城市正是琳达手机信号最后出现的布卢明顿。
警方自然传唤了王东夫妇进行问话。王东表示他并不知道母亲当天会来布卢明顿工作,也未曾见过母亲到访。他甚至担忧地猜测母亲会不会是被人绑架了。
儿媳王美淑则表现得异常焦虑,她哭着对警察说自己吃不下睡不着快疯了,并反复强调婆婆对她就像亲妈一样。邻居们的证词也印证了王美淑的说法,大家都认为这对婆媳关系融洽,经常一起逛街吃饭亲如母女。
如此一来所有表面线索都断了,是谁约琳达去的布卢明顿?那个所谓的客户究竟是什么人?从傍晚到次日清晨,她为何会彻底失联?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像一团迷雾,让案情变得扑朔迷离。
二、致命的高薪翻译陷阱
2.1 餐馆服务员的关键证词
就在大家都觉得案子要陷入僵局时,一通电话突然打来警局,成为整个案件的转折点。打来电话的是布卢明顿当地一家中餐馆的服务员。
据其回忆,不久前一位女客人来到餐厅,请她帮忙打一个电话。女客人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布卢明顿有人需要聘请中文翻译,日薪高达500美元,请她帮忙转达给这人,事后还收了15美元的小费。
当时她并未在意,直到看到琳达失踪的消息才猛然将两件事联系起来。失踪者琳达正是以翻译为业,且因去工作而失联。而那通招聘翻译的电话正是经她之手拨出的,万一警方怀疑到自己头上那就麻烦了,所以她赶紧主动报案,还补充说:"我们餐馆有监控,你们可以去查,能看到那个女客人的样子"。
2.2 监控录像的惊人发现
这段监控录像成为了撬动整个案件的支点。画面清晰地显示,那位请服务员打电话的女客人不是别人,正是琳达的儿媳王美淑。这与她之前在接受警方询问时斩钉截铁地说很久没见过婆婆,也不知道她去哪了的证词完全矛盾。很显然,王美淑对她与婆婆最后见面的时间撒了谎。
警方顺藤摸瓜,立刻排查了布卢明顿其他公共场所的监控视频,很快在一家大型超市的停车场监控画面中,他们看到了更令人不安的一幕:琳达和王美淑曾在此会面,两人先是发生了口角,随后互相拉扯,争执一番后各自上车离开。
这段录像直接证明了王美淑不仅见过琳达,两人还在琳达失踪当天发生过激烈冲突。证据面前,王美淑的嫌疑急剧上升,警方立刻将她带回警局重新审讯。
2.3 诱骗的详细过程
在警察局面对警方摆出的各种铁证时,王美淑承认确实是她找到了华人餐厅的服务员骗琳达。穿鲜艳衣服的女人让她用普通话给琳达打电话,说第二天早上需要从布卢明顿去芝加哥唐人街,问琳达能不能送一趟。她愿意付500美元。琳达同意了,并约好在布卢明顿的一家超市门口碰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案要案详情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案要案详情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