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刃深藏米仓洞,熔炉炽焰锻锋鸣。
铁珠碎甲霹雳怒,棘轮穿杨弩阵惊。
沸釜蒸腾祛腐秽,青囊雕版济苍生。
微虫窥天开新境,杏雨无声润蜀旌
冬日的米仓山深处,寒气更甚。巨大的天然溶洞入口被巧妙的藤蔓和人工堆砌的巨石遮蔽,仅容数人侧身通过。洞内却别有洞天,空间广阔,数条人工开凿的岔道延伸向黑暗深处。炽热的炉火将洞壁映照得一片通红,热浪滚滚,驱散了外界的严寒,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硝石与灼热金属的气息。此地,便是《砺锋十策》“利器天工”之核心——霹雳火罐绝密工坊。
此刻,刘禅在蒲元、李严的陪同下,身着普通工匠的粗布短褐,脸上涂抹着煤灰,穿行于这处由山腹铸就的兵工重地。巨大的鼓风机(改进后的橐龠,以水力驱动)发出沉闷的轰鸣,将空气源源不断压入熔炉,炉内翻滚着赤红的铁水。另一侧,数十名精赤着上身、肌肉虬结的匠人,正围着一座巨大的石臼,喊着粗粝的号子,用沉重的包铁木杵反复捶捣着混合好的黑色粉末——硝、硫、炭。每一次重击都让地面微微震颤,黑色的粉尘在火光中弥漫飞舞。
“陛下请看,”蒲元引着刘禅来到一处相对干燥的洞穴深处,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狂热与敬畏交织的光芒,“此乃依陛下所授秘法,新制之‘霹雳神弹’!” 石台上,整齐摆放着数十个西瓜大小、黝黑沉重的陶罐。罐壁厚实,罐口用浸透了桐油和蜡的麻布紧紧密封,引出一根同样处理过的、坚韧的麻绳捻成的药捻。
“硝取蜀地天然上品,反复熬煮提纯,去尽苦味杂质,取其最猛烈之性;硫磺采自犍为朱提深山火脉之精,色泽金黄;木炭则选用青冈木(栎木一种,木质紧密)密闭烧制,取其轻而多孔,燃速均匀。”蒲元如数家珍,指尖小心翼翼地拂过冰冷的罐壁,“三者配比,严遵陛下所赐天书:硝七十八份,硫十二份,炭十份!分研成极细粉末,再以‘潮拌法’(加入微量酒或水,使粉末均匀粘合)混合,千杵万捣,务求均匀如细沙!装罐后,以干土层层夯实,药捻以多层油布包裹,确保防潮、防意外引燃!”
他拿起一个较小的陶罐样品,指向罐体内部:“陛下前谕‘内藏杀机’,臣苦思冥想,与李都护(李严)反复试验,终有所得!”他示意旁边一名工匠用特制的长柄工具小心地拨开罐口部分填充物,露出内部结构。只见那均匀的黑色火药粉末之中,竟密密麻麻嵌入了数百枚黄豆大小的坚硬铁珠!铁珠表面布满尖锐的细小凸起,在火光下泛着森冷的幽光。“此乃‘破甲碎骨珠’,以熟铁冷锻,再以淬火硬钢之尖锥手工凿出毛刺!一旦神弹爆裂,火药气浪裹挟此等铁珠四散射出,十步之内,纵是重甲亦难抵挡,中者非死即残!用于守城,居高临下,专克蚁附登城之敌!”
刘禅拿起一枚铁珠,入手沉甸,尖刺硌手。他眼中精光爆射!这已不是简单的爆炸罐,而是原始版的破片杀伤弹!蒲元此等巧思,远超预期!“妙极!”他忍不住赞道,“此珠甚好!然须谨记,此物仅用于守城!储存、运输、使用,必须隔绝明火、潮湿,由专人专管,立下死契!配方、制法,除你与李都护及核心三五匠师,绝不可泄露!泄密者,诛九族!” 最后四字,带着凛冽的杀气,让洞内灼热的空气都为之一凝。
蒲元回答道:“臣明白!此地匠人,皆由李都护自军中挑选之忠勇老兵及其子弟,家眷皆在掌控之中。进出工坊,需过三道盘查,搜身换衣。所有配方工序,分而治之,无人能窥全豹!”李严肃然应道,他负责此地的安全与人员管控,深知肩上担子之重。
离开火药工区,转入另一条岔洞。此处叮当之声不绝于耳,是连弩工坊。巨大的水排(水力锻锤)正规律地起落,将烧红的铁胚反复锻打成型。匠人们围在木案旁,专注于手中精巧的部件。
“陛下请看元戎弩升级之关键。”蒲元拿起一个黄铜打造的、结构异常精巧的机匣部件,“旧弩连发易卡涩,故障频发。臣依陛下点拨,改‘滑槽推杆’为‘棘轮转轮’!”他指着机匣内部几个咬合紧密的铜制齿轮和带倒钩的棘爪,“弩臂张满,此‘棘轮’即被拨动一格,带动‘弩机悬刀’(扳机)复位,同时‘钩心’(挂弦机构)自动钩住下一支箭之箭尾!扣动悬刀,箭发,棘轮再转,如此循环!力道更均匀,故障锐减!射程亦因弓臂改用复合竹木胶合层压之法(竹片、桑木片、牛筋胶叠压),较旧弩增二十步!首批三百具新弩,已秘密装备虎步营精锐试用,反馈极佳!”
刘禅仔细查看那复杂的棘轮机构,心中赞叹不已。这已是超越时代的机械连发装置雏形!他拿起旁边一支新制的弩箭,箭簇狭长尖锐,三棱带血槽,箭杆笔直,尾羽修剪得极为整齐。“箭亦需精工。箭头淬火需足,务求穿透皮甲;箭杆需选三年生箭竹,阴干两年以上,防弯防裂;尾羽黏合需牢,确保飞行稳定。箭支充足,连弩之威方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强汉之墨色如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