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明鉴!箭坊另设他处,由匠作监大匠杜义专司,日夜督造,不敢懈怠!”蒲元恭敬回答。
而后,他们来到一处守卫更加森严的洞穴。炉火旁,几名匠人正赤膊上阵,抡动沉重的铁锤,反复锻打着一块烧得通红的厚铁板。铁砧旁,已摆放着几片锻造好的弧形铁甲片,乌黑厚重,边缘留有钻孔。
“此乃‘冷锻板甲’试制。”蒲元拿起一片甲片,竟有半指之厚!“选上等镔铁(乌兹钢坯或优质块炼铁),反复折叠锻打百次以上,去除杂质,增其韧性。趁其红热时初步成型,待其温度降至暗红(约600-700摄氏度),再以重锤冷锻!千锤百炼,令其内部铁晶更为致密,坚硬远胜寻常札甲(鳞甲、锁子甲)!陛下请看!”他示意一名体格魁梧的工匠穿上刚刚铆接好的半身胸甲样板。
那工匠套上沉重的甲胄,顿显雄壮。蒲元取过一张升级后的元戎弩,在二十步外,对准胸甲中心,扣动悬刀!嗖!弩箭破空而至!
“铛——!”一声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弩箭狠狠撞在胸甲上,爆出一溜火星,竟被硬生生弹开,只在乌黑的甲面上留下一个浅浅的白痕!
洞内一片死寂,唯有弩弦的余颤嗡嗡作响。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包括刘禅!这防护力,远超预期!
“好!好甲!”刘禅抚摸着甲片上那浅浅的凹痕,感受着那冰冷坚硬的质感,心中激荡。这已接近欧洲中世纪早期板甲的防护水平!“然太过沉重!需减重!肩、肘、膝等关节处,可分片锻造,以皮带铰接,增强灵活。甲片连接处,铆钉需内嵌,减少钩挂。头盔样式,亦可参考此理,护住头颈要害。此甲制造极难,耗资巨大,暂不量产,先精选五百力士,组建重甲陷阵‘铁卫营’,由朕亲卫统领,充作中军锋刃!蒲元,李严,尔等居功至伟!”
他看着眼前这些汗流浃背、眼神专注的工匠,心中感慨。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巧手,支撑着季汉未来的锋芒!他朗声道:“传朕旨意:此工坊所有匠师、力工,月俸加倍!每日肉食供应,不得少于半斤!年终考评优异者,赐‘工师’爵位,子孙两代免田赋!蒲元擢升将作监令,秩千石!李严督办有力,加封关内侯!”
“谢陛下隆恩!”洞内匠人们愣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在这等级森严的时代,匠人地位卑微,何曾受过如此厚待?陛下亲临,亲见其功,亲赐厚赏!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和归属感,瞬间充满了这灼热的山洞。
冬日的阳光难得地穿透云层,洒在锦官城城南新设的“惠民药局”门楣上。药局由一座废弃的官仓改建而成,虽不华丽,却打扫得干净整洁。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多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贫苦百姓,亦有少数搀扶着病弱家人的寻常市民。空气里弥漫着浓郁而苦涩的药香。
刘禅在董允与数名便装禁卫的簇拥下,远远站在街角一处茶肆的二楼雅间,透过半开的支摘窗,默默观察着药局的运转。他依旧穿着那件半旧的深青战袍,只是外面罩了一件不起眼的灰色棉氅,面容清瘦,目光沉静。
只见药局门口,有差役维持秩序,查验“贫户凭”(一种盖有坊正印信的简陋木牌)。持有此牌者,只需登记姓名住址,便可进入。药局内部,一排排高大的药柜占据了大半空间,十余名太医署派来的医官和学徒正忙碌着。靠墙处设了几个简易诊案,有须发皆白的老医官坐诊,为一些症状复杂的病人免费看诊开方。大部分人是直接凭症状取成药的。
“大娘,您这是风寒初起,拿两包‘伤寒散’,回去用滚水冲服,发汗即好。小心别再着凉。”一名年轻的医官学徒,耐心地对一位老妪解释着,将两包用粗纸包好的药粉递过去。
“多谢小先生!多谢陛下恩典啊!”老妪颤巍巍地接过药包,浑浊的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连连作揖。
另一窗口前,一个面黄肌瘦的汉子搀扶着不停咳嗽、面色潮红的少年:“官爷,我儿……咳咳……烧了三天了,打摆子(疟疾)……”
“持‘贫户凭’了吗?”窗口后的吏员问道。
“有,有!坊正刚给开的!”
吏员验过木牌,登记后,高声唱道:“疟疾一例,发‘常山截疟丸’三粒!”旁边立刻有学徒取过一个写有“疟”字的小竹筒,倒出三粒乌黑的药丸递出,并详细交代服用时辰和禁忌。汉子千恩万谢地扶着儿子离去。
药局后院,景象更加独特。几口巨大的铁锅支在露天灶台上,锅下柴火烧得正旺,锅里翻滚着浑浊的水,蒸汽腾腾。几名杂役正将一大筐沾满血污和污渍的麻布绷带、敷料投入沸水中熬煮。旁边竹竿上,晾晒着大量煮过、在寒风中冻得僵硬的白色布条(消毒绷带)。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形容的、混合了血腥、汗臭和蒸煮气味的怪异气息。
“陛下,”董允在刘禅身侧低声道,“此‘沸水消毒’之法,初行时,医官杂役皆不解其意,多有怨言,嫌其费时费力。李太医令亲持严令,言此乃陛下亲谕,关乎万千将士伤者性命,违者重处,方得推行。如今已成定例。所费柴薪,皆由少府专款支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强汉之墨色如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