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匣藏济世策,孤辇碾破锦官春。
空堂犹闻咳血誓,残砚尚存呕心温。
万语凝噎付匣锁,一腔赤诚剖君闻。
忍看砥柱摧风雨,誓挽狂澜转乾坤!
公元二二七年,建兴五年,孟夏四月。
连绵的春雨终于歇息,天空依旧阴沉如铅,仿佛随时会再度倾泻。蜀主刘禅的仪仗在湿漉漉的宫道上缓缓行进,肃穆而沉寂。沉重的车轮碾过积水的青石板,发出“咯噔——咯噔——”有节奏的声响,在这雨后空旷寂寥的都城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甚至带着一种叩问般的穿透力。
刘禅端坐于御辇之中,背脊挺得笔直,如同一杆标枪,没有丝毫倚靠。他双手紧紧按着膝上一个毫不起眼的紫檀木小匣。那匣子木质温润细腻,深紫色的纹理在昏暗的光线下流淌着内敛的光华,触手生凉。此刻,这小小的匣子却承载着千钧之重,仿佛凝聚了整个季汉王朝未来的重量。匣内,静静躺着两样东西:
一份是那卷刻有《养锋十策》纲要、字字凝聚了他三日三夜心血与挣扎的竹简,以及另一份同样刻在竹简上的、以“朕”自称、字字泣血、剖陈心迹的奏言。
另一份,则是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素色帛书。帛质柔韧,上面用极其工整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个药方——那是他脑海中另一个意识记忆深处,爷爷曾用过的、治疗积劳成疾、咳血不止有奇效的《本草纲目》中的古方。参三七活血化瘀,川贝母润肺止咳,麦冬清心除烦,五味子敛肺生津,配以黄芪固本培元,甘草调和诸药……君臣佐使,配伍精当,药性平和而效力绵长,尤其适合久病体虚、虚不受补之症。这小小的药方,承载着他最迫切的、近乎卑微的祈盼——让相父能少受些病痛的折磨。这是他作为“刘禅”,一个儿子对父亲般的相父,所能做的第一件实实在在的事。他的指腹无意识地、反复地摩挲着匣盖上那枚冰凉的黄铜扣环,冰冷的触感直抵心底,仿佛想从中汲取一丝那个时空的、虚无缥缈的微薄暖意,用以熨帖那颗焦灼不安的心。
辇车穿过寂静得如同蛰伏巨兽的皇城甬道,驶出巍峨高耸、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宫门,进入了雨后的成都街市。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反射着天光,呈现出一种冷硬的灰白色,却映不亮街道两旁的景象。被雨水冲刷过的店铺门板,褪色斑驳,显露出木质的衰朽;民居低矮的屋檐下,雨水滴答,如同无声的泪。偶尔有几张面有菜色的脸从门缝或窗棂后探出,眼神空洞、麻木,深陷的眼窝里盛满了被生活重担压榨殆尽的疲惫。行人稀疏,步履沉重而匆匆,无形的枷锁——沉重的赋税、无尽的徭役,如同冰冷的铁链,深深勒进他们佝偻的肩背,每一步都踏在生存的边缘。几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孩童在泥泞不堪的巷口追逐,为一块沾满污泥的、半个巴掌大小的粗粝麦饼嬉闹争执,那短暂而尖利的笑声在空旷、死寂的街道上回荡,显得单薄、刺耳,更透出无尽的悲凉。
战争的阴云远在秦岭以北,战争的代价却早已化为沉重的赋税与征调,如同这尚未散尽的、潮湿阴冷的霾气,沉沉地压在每一个蜀中子民的肩头,也沉沉地压在御辇中年轻帝王的胸膛之上,让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沉重。他透过车帘狭窄的缝隙,沉默地、近乎贪婪地注视着这真实得令人窒息的民生凋敝。这不是奏报上冰冷的数字,不是史书上轻描淡写的“疲敝”,而是活生生的苦难,是他治下的子民在泥泞中挣扎求生的图景!
《养锋十策》中那些冰冷的条目——“通商富国”欲使蜀锦流光溢彩,换取金帛充盈国库;“靖边安民”盼南中商路重启,边民不再受战乱侵扰,安居乐业;“法典安民”求吏治清明,冤狱得雪,百姓不再因苛政而家破人亡;“屯田养锐”望汉中、南中沃野千里,仓廪丰盈,士卒饱暖,士气高昂——此刻,在眼前这幅灰暗、压抑、充满无声呐喊的画卷前,变得无比鲜活而急迫!这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条文,不再是穿越者居高临下的俯瞰和理论推演,这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这是他治下的子民在呻吟!是他刘禅必须背负的如山责任!是他与相父共同守护的、如今却根基动摇、岌岌可危的季汉江山在无声地泣血!
丞相府很快到了。府邸坐落于都城相对僻静之处,不尚奢华,青砖灰瓦,门庭肃穆,自有一股渊渟岳峙、庄重威严之气。门前两尊历经风雨、棱角已有些模糊的石狮,在雨后更显冷硬肃杀,水珠沿着虬结的狮鬃缓缓滚落,沉重地砸在湿透、冰凉的石阶上,发出单调而清晰的滴答声。留守的丞相长史张裔闻讯,早已率领一众属官惶恐地迎出府门,在湿冷的石阶前齐刷刷跪伏于地,深色官袍的下摆瞬间被积水浸透:“臣等恭迎陛下!未知陛下圣驾亲临,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声音整齐划一,带着深深的敬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强汉之墨色如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强汉之墨色如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