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敢这般上报,秦王如何尚未可知,但他自己乃至整个士家必然难逃厄运。
毕竟士家不过是小门小户,根本经不起风浪。
「看来殿下早有谋划,是下官多言了。此后州府事务便交予殿下,不知有何吩咐?」
苦笑着说完这番话,士燮长叹一声,语气却异常坚决。
既然别无选择,那便无需再选。
更何况他隐约察觉到,这位秦王绝非等闲之辈。
「太守言重了。当务之急仍是抵御南蛮入侵。不过……」
刘耕脸上笑意更浓,直截了当道:
「将士们需兵器甲胄,亦需钱财激励士气。不知太守可否拨付些黄白之物?」
士燮的识趣让他十分满意。
事实上,他费尽周折布局,所要的远不止对方的臣服。
确切地说,对身负系统的他而言,士燮是否归顺并非关键——相比之下,对方能提供的钱财支持才更为重要。
这关系到他能否建造新的兵营。
「激励士卒么?」
士燮点头应允,却仍谨慎问道:
「下官家底有限,不知殿下需用度几何?」
虽为世家,但较之中原豪族,岭南士家终究逊色不少。
他生怕这位秦王漫天要价。
好在刘耕随后报出的数字让他暗自松了口气。
「太守不必忧心,一千金足矣。只望尽快备妥。」
一千金——这个数目恰到好处。
眼下他只需筹足建造兵营的费用,其他尚不需考虑。
对于寻常人家,这自是巨资;但对世家而言,即便如士家这等偏远豪族,筹措千金亦非难事。
毕竟时移世易,自丝绸之路畅通以来,大量黄金流入中原,其价值已远不如春秋战国时期那般珍稀。
「千金之数,下官这就去准备。」
士燮拱手应下,转身时衣袂带起轻微的风声。
士燮二话不说直接吩咐下去,一千金对他来说不过是小数目。南蛮作乱以来他已调拨大量银钱,府库现存超过五千金,取出一千金轻而易举。
不过片刻工夫,十几名仆役便搬着各式箱笼鱼贯而入。令人意外的是,其中竟真有大半是黄澄澄的金锭,其余则是成串的铜钱与雪亮的银两。按东汉度量,一斤约合两百克,这一千金便是四百余斤重,加上银钱铜钱,总重量怕有七八百斤。
刘耕对此浑不在意。系统界面虽仅显示"金"字选项,但这"金"实乃统称,凡能充作货币之用的金银铜钱乃至绢帛布匹,皆可折算。
太守府外,刘耕率领两千余名农人渐行渐远。士燮伫立门前,竟破天荒地将全城防务悉数托付。这番决断之果决,连匆匆赶回的胞弟也顾不得理会,只是凝望着那道远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大哥,那位......"士壹欲言又止。
这声轻唤终使士燮收回视线:"传令家族速运粮草至城中,再封锁交州全境。秦王之事,断不可传出交州半步。"顿了顿,又沉声道:"南蛮一役折损大汉威仪,更辱我士氏门楣。即日起将士武一脉革除族谱,押送洛阳问罪。"
士壹闻言瞳孔骤缩,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终究俯首领命。
当夜,一骑快马悄然离城。整个士氏家族如同精密的机关般运转起来,随着家主一声令下,全员倒向刘耕阵营。交州边境随之筑起无形藩篱,将所有风声牢牢锁在这方天地之间。
经过数代积累,士氏家族在交州的根基与势力已非同小可。史册虽未记载刘耕其人,但士家世代镇守交州,屡次平定南蛮叛乱,足见其非凡实力。
此番士家全力运作,展现出惊人的掌控能力。短短三日之内,所有通往中原的交州要道尽数封锁,各大世族与有远行能力者皆被严密监控。至于寻常百姓,虽未明令禁止,但在当世条件下,平民想要穿越交州边界无异于痴人说梦——无论是进入还是离开这片土地,都是九死一生的险途。更何况交州境内汉民本就稀少,不过万余之数,其中具备离州能力者更是凤毛麟角,稍加监管即可。
封锁交州仅是开端。士燮虽不知晓刘耕部众的真实来历,但从其先是索要千石粮草,后又大规模征调青壮等举动,已隐约猜到其急需粮秣。既然决心合作,士燮便着手调集军需物资全力配合。
当夜色完全笼罩大地时,刘耕已悄然抵达秦王府邸侧翼的旷地。这片区域早已奉命清理妥当,只为安设兵营运送准备。此刻千金到手,建造兵营的条件已然成熟——那些钱财早在运输途中就被兑换充入系统。
【宿主面板】
刘耕
粮食:石
石料:0方
木材:0根
黄金:两
人口:5985人(农民)
数据刷新显示,黄金数值的跃升印证了兑换比例:每克黄金等同于一单位货币量。这远超预期的一比一兑换率,意味着建造兵营后仍将有可观结余。对刘耕而言,作为基础战略资源,黄金虽不及粮食重要,但某些特殊兵种的训练仍需消耗,储备充足自是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