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刘凤坐镇蓟城,我等纵有数十万勇士,也休想染指幽州十一郡。
可还记得渔阳之战?当年鲜卑乌桓联军二十万南下,却被刘凤率五千黄金火骑兵击溃,折损十余万。
如今刘凤手握幽州军政大权,麾下精兵八万之众!」
当年刘凤仅率五千精兵便击溃二十万敌军,如今手握八万雄师,若他有意剿灭乌桓,简直易如反掌。
诸位!莫要再存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难题吧?
王帐内一片死寂,众人心知肚明丘力居所指的"杀神"是谁。
这位大汉第一名将,骠骑大将军,幽州牧,燕王刘凤,在渔阳之战中让乌桓人闻风丧胆,平时连他的名字都不敢直呼。
他们之所以敢响应张举、张纯,无非是想趁刘凤不在时劫掠幽州。谁料数十万叛军,竟被刘凤一夜平定。
难楼面色阴沉地看向丘力居:"大王,难道真要交出我们的盟友?"
丘力居叹息道:"若来的是洛阳使者,倒不必如此为难。但这是燕王的部将,若我们轻举妄动,恐怕......"
他顿了顿,继续道:"可若交出盟友,乌桓颜面何存?诸位都想想办法吧。"
难楼同样忧心忡忡,以刘凤的作风,极可能率军杀来草原,这个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乌延轻捻胡须,眉心微蹙道:"在下倒有个粗浅的主意——
咱们索性装聋作哑,待时日流转,说不定刘凤自己就把这茬给忘了。
若真如所料,眼前难题自可迎刃而解。
即便刘凤秋后算账,咱们也有充裕时间筹备——或捆了张举那帮人请罪,或集结各部与刘凤决战。诸位意下如何?"
这无赖计策虽不上台面,却着实能解燃眉之急。
以静制动,观其反应而后谋之。
"我附议!"难楼率先应和。
"某亦赞同。"苏仆延随之表态。
王帐内其余贵胄纷纷抚胸呼应:"吾等俱无异议。"
......
此后数日,丘力居等人虽将臧洪奉为上宾,却始终不允其归营,更不给准信。
臧洪窥破乌桓人拖延之计,唇角浮起讽笑。
他非但不忧,反觉闲适——
这并非视死如归,而是深知乌桓举族上下,从贵胄到士卒,对其主君皆怀刻骨惧意。
在主君明确表态前,这王庭无人敢动他半根指头。
更者,一旦自己被囚的消息传开......
关羽、黄忠定会率黄金火骑兵横扫草原。
届时,这些乌桓贵胄必当匍匐着请他出来主持大局。
果然,当臧洪遭羁押的消息传来——
关、黄二将即刻引铁骑出鞘,草原上顿时烽烟四起。
**
刘凤早已向关羽与黄忠下达指令,命其率一万黄金火骑兵北上扫荡草原,对分散的乌桓部落展开突袭。
这支铁骑每至一处乌桓聚居地,便迅速形成合围之势。抵抗者当场格杀,年过五旬的老人任其离去。掳获的年轻女子押送蓟城,许配军中未婚将士;青壮年与孩童则充作奴隶,交由商贾贩卖。
缴获的牲畜除部分充作军粮外,其余尽数运往蓟城变卖。所得财货按四六分之,四成纳入官库,六成分赏将士。
刘凤对此番劫掠颇为满意——损耗皆归乌桓,利益尽收囊中。蓟城内的他喜形于色,乌桓王庭的贵族们却如坐针毡。
虽怒不可遏,乌桓权贵们却无计可施。原想拖延周旋,岂料刘凤的反击迅猛如雷。短短三日,草原上已有近六万族人或丧命或被俘。
暴怒的丘力居亲率五万王庭大军出征,誓要将黄金火骑兵逐出草原。然而关羽与黄忠始终避其锋芒,专挑零散部落闪击。若乌桓军分兵追击,二人便调转马头聚而歼之,将游击战术贯彻到底。
正如刘凤所授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乌桓大军被这般战术搅得溃不成军。
**五千黄金火骑横扫乌桓
关羽与黄忠率领万名精锐铁骑在塞外草原掀起腥风血雨,乌桓各部族遭遇灭顶之灾。
草原王庭内,丘力居踹翻酒案怒吼:"刘凤这杀神尚未亲至,仅派两员部将就令我乌桓勇士折损过半!再这样下去,我们迟早要被鲜卑人吞并!"
难楼拍案而起:"什么仁义君子!纵兵劫掠屠戮,这就是汉人的礼仪道德?!"
乌延仰头灌下烈酒颓然道:"终究是小瞧了燕王的手段..."
角落里的傲尔拉突然出声:"把张举交出去吧。比起全族为奴,丢些脸面算什么?上次我们善待使者,现在低头求和还来得及。"
听完众人意见后,丘力居在帐中抚须沉思,随后正色道:"我乌桓未必非要与燕王刘凤为敌。换个角度看,燕王的强大反能为我所用。"
难楼面露疑惑:"大王此言何意?"
苏仆延、乌延、傲尔拉等人都将目光投向王座。
丘力居眼中精光一闪:"据报燕王坐拥幽州十一郡三百五十万子民。明知不敌,何必自取 ** ?若与其结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