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秣先行。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刘凤将粮草调度托付臧洪全权处置,军械筹备则交由关羽统一调配。为抵御鲜卑乌桓联军的进犯,几乎耗尽锦绣山庄两年积蓄。
鉴于培养弓骑兵耗时过久,四千精锐中仅配备少量善射之士。但刘凤别出心裁,为全军装配精制 ** 劲弩——此弩操作简易,可同时激射多支弩箭。
在刘凤亲自督导下,工匠们依照图纸批量锻造强弩,更研制出威力惊人的子母烈焰弩。此弩由专人快速组装,母弩离弦后通过精巧机关 ** 二十余支子弩,箭簇浸透硫磺火油,中靶即爆燃成火海,两支弩箭便可覆盖亩许之地。
此弩灵感源自秦时机关术,仍沿用【百战神机弩】之名。四千具 ** 劲弩配合两座神机巨弩,使这支军队的远程战力冠绝当世。
原拟留守的千名黄金火骑兵,刘凤最终决定全员出征——若渔阳失守,幽州俱陷,孤军留守已无意义。
锦绣山庄虽无千名黄金火骑兵镇守,但为防贼人侵扰,刘凤迅速在周边征调数百青壮,组建临时护卫队,确保山庄方圆数十里的安宁。
这支临时队伍多由昔日山匪强盗组成,对兵器使用颇为熟稔。如今他们过上了安稳富足的日子,定当拼死护卫锦绣山庄周全。
刘凤将护卫队指挥权交予褚飞燕统一调度,同时将山庄数十万百姓及家眷安危尽数托付于他。
三日后,快马来报:刺史府六千精兵已整装待发。
闻讯后,刘凤即刻率众将及四千赤甲【黄金火骑兵】疾驰蓟城。
蓟城演武场内,六千将士甲胄鲜明,兵刃在手,列队肃立,纹丝不动。大批民夫正搬运粮秣军械,刘焉与官员们正在清点物资。
身披七海蛟龙甲,腰悬凌虚剑,手持天龙戟的刘凤英气逼人,上前抱拳道:"叔父,侄儿来迟!"
刘焉与众人转身,见其英姿不由赞叹:"子度这一身戎装,真如战神临世,果然少年英雄!"
"拜见平阳侯!"幽州众官齐声行礼。
刘凤谦逊还礼:"诸位大人有礼。"
"军情紧急,侄儿这就出发。"刘凤向叔父辞行。
刘焉郑重嘱咐:"务必珍重。"
刘凤飒然转身登上点将台,血红披风猎猎作响。他肃然环视台下万人大军,朗声下令:"赵云听令!"
位列军阵最前的赵云踏步抱拳:"末将在!"
高台上,刘凤肃然发令:"赵云接令!晋升牙门将,擢为千人督,率五千步卒押送军需辎重奔赴渔阳!"
银甲将军抱拳应诺:"末将赵云遵命!"声落即回归队列。
刘凤目光扫过军阵前列,沉声道:"云长、益德、子源三位将军接令!"
三名虎将齐步出列:"末将在!"
"今擢关羽、张飞为牙门将,各领两千黄金火骑;臧洪任牙门将,统辖千名幽燕轻骑。即刻整军,备一日粮秣,卯时开拔渔阳!"
"得令!"三人甲胄铿锵,领命而去。
暮色苍茫时,五千铁骑如疾风掠过官道。马蹄声彻夜不息,至次日暮霭沉沉之际,终于望见渔阳城堞。
闻蓟城援军至,渔阳众官急忙出迎。见帅旗书"平阳"二字,皆露诧异之色——这位以仁政闻名的侯爷,何时竟掌了兵符?
虽有疑惑,众官仍依礼 ** 。须知这位县侯既非属官,又携援军而至,谁敢怠慢?倒是刘凤毫无骄矜之态,与众人寒暄后,便在簇拥下踏入了太守府。
渔阳众官员一番寒暄后,刘凤终究推辞不过,只得在主位落座。众人简单引荐完毕,渔阳太守高焉率先向平阳侯发问:"侯爷此次带来多少援军?如今渔阳被胡骑围困,守城将士伤亡惨重,防线岌岌可危啊。"
刘凤闻言苦笑:"高太守有所不知,幽州境内已无兵可调。此番驰援渔阳的不过万余人马,本侯亲率五千铁骑先行,余下五千步卒尚在途中。洛阳朝廷尚未作出反应,即便北军来援也需时日。眼下......"他环视众人,语气决然:"纵是拼上性命,也须守住渔阳防线!这身后可是幽州数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只要撑到北军抵达,边疆危局自解。"
听闻援军仅万人,在座官员皆面如土色。高焉愁眉紧锁:"侯爷明鉴,城外鲜卑、乌桓联军号称四十万,实有二十万之众。我军虽据守城之利,奈何胡虏以人海战术昼夜攻城,将士们实在......"
刘凤见状话锋一转:"敌众既达二十万,不知我军现有多少兵马?"
高焉重重叹息:"原本涿县县令公孙瓒麾下有三千白马义从,堪称对抗胡骑的奇兵。可惜朝廷前些时日将其调往凉州平定边章、韩遂之乱。侯爷,这就是渔阳眼下的绝境啊!"
刘凤对高焉的看法深表认同,鲜卑与乌桓皆是马背上的民族,其军队核心皆为骑兵。若我方没有一支彪悍善战的铁骑,却要以步兵对抗草原骑兵,无异于自寻死路。
所幸他麾下五千精骑中,有四千黄金火骑兵与一千幽燕轻骑。黄金火骑兵着赤红甲胄,以纪律严明、行动迅捷闻名,纵遇主将受制仍能保持阵型不乱,配精良装备与千里挑一的战马,尤擅火攻之术,堪称当世顶尖铁骑。幽燕轻骑则身着轻便皮甲,以骑射功夫与机动性着称,同样装备精良,战马皆为上乘之选。
这支骑兵本就不是用来守城的,其真正使命在于突袭敌阵,直取敌将首级。刘凤轻叩桌案,沉吟道:"此番带来的全是精锐铁骑,守城确实难有作为。不如明日我亲率五千骑兵出城突袭,既可挫敌锐气,又能为守军争取时间加固城防。高大人意下如何?"
高焉听闻平阳侯要亲自出阵,自然不便反对。毕竟骑兵守城本就是兵家大忌,况且渔阳城经半月苦战,伤亡惨重,城墙多处开裂。若能争取时间修补城防,实乃求之不得。
只是想到平阳侯的身份——少年封侯的刘凤,其叔父乃幽州刺史刘焉,更是皇室宗亲,深得天子宠信。若这位贵胄在战场稍有闪失,他这渔阳太守如何担待得起?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