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回归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杨家岭的每一个角落。
彭帅更是雷厉风行,一边安排勤务兵赶紧给萧然弄点热乎饭吃,一边直接命令通讯兵吹响了紧急集合号。
号角声在风雪中回荡,穿透了窑洞,传遍了山岭,中央警卫团,如今已是警卫师的主力得到传令兵的通知闻令而动,迅速从各自的驻地和岗位向杨家岭核心区域集结。
所有人都明白,萧顾问回来了,意味着天大的好事就要发生了!
一号窑洞内,气氛火热而又带着一丝难言的焦灼。
勤务兵端上来的是简单的陕北饭食——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两个烤得焦黄的馍馍,外加一碟咸菜。
这就是目前根据地能拿出的最好招待了。
萧然也确实饿了,也不客气,坐下来便吃。
启明同志坐在他对面,手里夹着一支烟,却没有吸,只是看着萧然,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一种亟待分享的喜悦。
“萧然同志,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们可没闲着。”
启明同志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打破了用餐的安静。
“完全按照你之前留下的建议和规划,我们已经着手对中央警卫团核心保卫力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扩编和整训。”
萧然咬了一口馍馍,抬头认真倾听。
“原来的中央警卫团,现在已经正式升格为中央警卫师!”
启明同志语气郑重,“我们从各个纵队、各个根据地,抽调了最忠诚、最勇敢、最有战斗经验的骨干力量补充进来。
目前,全师满编状态下,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人左右!可以说,这是我们党和军队精华中的精华!”
“太好了!”
萧然眼中放光,咽下食物,“有了这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和核心保卫力量,无论是总部安全,还是未来的关键战役,我们都更有底气了!”
“不止如此,”启明同志继续道。
“原来的中央机关特务连,也扩编成了特务团,规模达到了三千人。按照你提到的特种作战理念,正在加强侦察、渗透、破袭等专业训练。侯亮平那小子,现在可是干劲十足,天天拉着这帮小子进行集训,说要打造咱们自己的‘利刃’呢!”
萧然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倍感欣慰。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武器,更是先进的军事思想和编制理念,而启明同志和彭帅他们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执行力,正在将这些理念迅速转化为现实。
这种被信任、被落实的感觉,非常好。
“首长们辛苦了,动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萧然由衷赞道。
“辛苦什么,想到未来,大家浑身都是劲儿!”
启明同志笑着摆摆手,随即目光望向窑洞外,虽然隔着门帘什么也看不见,但他的耳朵似乎一直在捕捉外面的动静。
他能想象得到,此刻在杨家岭外围,上万名穿着单薄的精锐战士正顶风冒雪,整齐列队。
听说这一次可以领取到传说中的先进装备,一个个兴奋的脸色通红。再酷的严寒也顶不住内心的火热。
纷飞的大雪中,他们的心,其实早已飞到了那批装备身边。
同样的焦灼,也体现在一旁踱步的彭老总身上。
他一会儿看看吃饭的萧然,一会儿又走到门口掀开帘子一角往外瞅,嘴里忍不住小声嘀咕:“这鬼天气,战士们别冻着了……也不知道卡车多不多,能不能一次拉完……”
他想催促萧然快些,又实在不好意思开口。
毕竟萧然刚刚经历“长途跋涉”,一顿安生饭总是要让人家吃完的。
心急如焚又强自按捺的心情,让这位沙场老将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
萧然何等精明,岂会看不出两位首长的心思?
他心中暗笑,同时也涌起一股暖流。
他加快了进食的速度,三下五除二将小米粥喝完,馍馍塞进嘴里。
“我吃好了!”萧然放下碗筷,抹了抹嘴说道。
他话音未落,彭帅立刻长舒了一口气,那声音响亮得几乎像一声欢呼,脸上瞬间云开雾散,几步就跨了过来,迫不及待地问:“萧然同志,吃好了?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立刻出发,去你存放装备的地方看看?” 那眼神,活像是盼着过年穿新衣的孩子。
萧然被他这急切的样子逗乐了,站起身,郑重地点点头:“当然,彭总,我们这就出发!装备都存放在叫化子坡那边。”
“叫花子坡,好!出发!”彭帅大手一挥,声若洪钟。
一行人迅速走出温暖的一号窑洞。
外面,风雪依旧,但气氛却截然不同。
只见窑洞外的空地上,以侯亮平为首的特战排已经全员武装,肃立等候。
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神锐利,如同出鞘的利刃。
更远处,黑压压的队伍如同沉默的钢铁丛林,在风雪中屹立不动,只有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上万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走出窑洞的几位领导人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与信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日之红色空间物流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