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政议定 雷霆手腕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田丰、张居正等八位重臣鱼贯而入,与先到的八位谋士分坐两侧,二十余人围聚在巨大的案几旁,案上摊着各州舆图与户籍账簿,一场关乎大汉未来的新政讨论,就此拉开序幕。
刘进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豫州世家公然抗命,可见旧制积弊已深。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议定新政,彻底革除弊病,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诸位有话直说,无需避讳。”
“陛下,新政之要,首在土地。”张居正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自东汉以来,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世家豪强占田万亩,百姓却无立锥之地,这才是天下动荡的根源。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从土地入手。”
田丰点头附和:“江陵先生所言极是。冀州袁绍、青州曹操,皆靠世家支撑,而世家的根基,便是手中的土地。若能收归土地,便能断其臂膀。”
“收归土地?”陈宫眉头一挑,“莫非是要效仿王莽的‘王田制’?当年王莽强行收田,引得天下大乱,前车之鉴不远啊。”
王猛冷哼一声:“陈宫先生过虑了。王莽之败,在于操之过急,又无雷霆手段推行。如今陛下手握五州,兵甲充足,正好借豫州之事立威,推行新制。依老夫之见,当明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任何人只有使用权,不得买卖。”
“这……会不会太过激进?”房玄龄面露忧色,“天下世家多以土地传家,若是骤然收回买卖权,怕是会激起更大的叛乱。”
“不激进,不足以除弊!”徐茂公反驳道,“房先生只知世家会反,却不想想百姓的苦!去年兖州大水,多少百姓因无地可种,只能卖儿鬻女?若土地归公,由朝廷按人口分配,百姓有了生计,自然会拥护陛下,世家纵想反叛,也无根基!”
郭嘉摇着折扇,慢悠悠道:“茂公之言有理,却也需留有余地。可规定:现有地契仍具效力,原主可保留使用权,但严禁买卖,若想买卖,可由官府按照价值收取;同时各村田地按人口重新丈量分配,多余土地由朝廷收回,分给无地百姓。如此,既安抚了安分的地主,又打击了兼并成性的世家,岂不是两全?”
“若有世家反对呢?”于谦问道,语气凝重。
“反对?”刘进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那就按之前的旨意办,直接抄家,土地没收!乱世用重典,朕倒要看看,谁敢拿全族性命做赌注!”
众人闻言,皆不再言语。陛下已有决断,且手段强硬,这土地新政,算是定了基调。
“土地之外,盐铁亦是重中之重。”狄仁杰开口道,“自汉武帝盐铁官营以来,虽偶有松弛,却始终是国库重要来源。如今世家豪强私煮盐、私铸铁器,不仅侵吞国税,更暗中打造兵器,图谋不轨,必须严禁。”
“不错!”文天祥接话道,“去年查获的汝南张氏私盐,足够供应半个豫州,获利千万,若能收归国有,足以支撑荆州战事。臣建议,将盐铁行业全部收归朝廷,设盐铁司专管,任何私人不得涉足,违者严惩。”
“严惩到何种地步?”戏志才问道。
“轻则流放三千里,罚没家产;重则……抄家灭族!”张居正语气坚定,“盐铁乃国之利器,绝不能落入私人之手。”
“会不会引发商贾不满?”杜如晦担忧道,“许多中小商贾也靠贩盐、打铁为生,一刀切怕是不妥。”
“可设官办作坊,吸纳原有工匠。”王守仁建议道,“愿意归顺者,给予俸禄;反抗者,再按律处置。如此,既能保证生产,又能减少阻力。”
刘进点头:“守仁先生此计甚妙。盐铁之利,必须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这一条,就这么定了。”
议事继续,很快便轮到商税与物价。
“商税历来是朝廷弱项,”寇准沉声道,“世家豪强借着‘士农工商’的幌子,偷税漏税者十之八九。臣建议,重新制定商税法,按行业分类征税,小商小贩收税三成,大商贾收税五成,严禁偷税漏税。”
“五成?会不会太高了?”房玄龄皱眉,“商贾若无利可图,怕是会歇业罢市,反而影响民生。”
“不高!”郭嘉笑道,“那些大商贾,哪个不是与世家勾结,囤积居奇,牟取暴利?前些年陛下还未登基之时,关中粮价暴涨,便是长安几家大粮商联手操控,百姓苦不堪言。收五成税,一来充实国库,二来也能遏制他们的贪婪。”
“至于物价,”王安石补充道,“臣建议设立‘平准署’,由朝廷核定各类商品的合理价格,严禁哄抬物价、发国难财。一旦发现,轻则抄家,重则株连九族!尤其是粮食、布匹等必需品,必须严格管控。”
“诛连九族?”陈宫倒吸一口凉气,“会不会太过严苛?”
“不严苛,镇不住那些黑心商贾!”刘进冷冷道,“当年董卓之乱,长安米价一石万钱,多少百姓活活饿死?此等国难财,赚的是断子绝孙的钱,株连九族,不为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