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涓还想反驳,却被魏嗣抬手制止。魏王看着陈轸,眼神里满是挣扎,最终还是叹了口气:“罢了,寡人答应你。三日后,寡人会派使者随你回咸阳,签订盟约。”
陈轸心中一松,躬身行礼:“外臣替公孙衍相邦谢过陛下。三日后,外臣在驿馆静候佳音。”
走出宣室殿时,夜已深了,凉风吹在脸上,带着几分秋意的萧瑟。陈轸抬头望向天空,月亮被乌云遮住,只漏出几缕微弱的光——魏国这一关,算是过了。接下来,便是新郑和蓟城了。
第二章 新郑粮急
三日后,陈轸带着魏国的使者离开大梁,快马赶往新郑。韩国的都城比大梁热闹些,街面上行人往来,只是脸上多了几分愁容。陈轸刚住进驿馆,就听见隔壁房间传来压低的争吵声。
“再这样下去,粮仓就空了!今年秋收不好,百姓已有不少逃荒的,若再没有粮食,怕是要出乱子了!”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
“可秦国使者刚到,大王还没召见,咱们总不能主动去求秦国吧?”另一个声音带着犹豫。
陈轸挑了挑眉,叫来驿卒询问,才知道韩国今年遭遇了蝗灾,关中地区的粮食收成只有往年的三成,粮仓已快见底,韩王韩康正为此事焦头烂额。
这倒是个好机会。陈轸心中暗喜,公孙衍给他的指令里,对韩国的条件是“提供十万石粮食”,如今韩国缺粮,这诱饵便更管用了。
果然,第二日一早,韩王就派人来召陈轸入宫。新郑的王宫比大梁的简陋些,殿内的烛火也显得昏暗,韩康坐在王座上,脸色蜡黄,见陈轸进来,连忙起身相迎:“秦使远道而来,寡人有失远迎。”
“陛下客气了。”陈轸躬身行礼,开门见山,“外臣此来,是为韩国的粮荒之事。公孙衍相邦得知韩国遭遇蝗灾,百姓无粮可食,特命外臣带来十万石粮食,愿赠予韩国,以解燃眉之急。”
韩康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警惕起来:“秦使此举,想必也有条件吧?”
“陛下聪慧。”陈轸笑道,“我大秦的条件很简单——韩国断绝与齐国的往来,此后不再参与合纵联盟的任何活动。”
韩康沉默了。韩国向来依赖秦国的庇护,当年若不是秦国出兵相助,韩国早被魏国吞并。如今齐赵兵败,合纵联盟已垮,若能得到秦国的粮食,又能避免与秦国为敌,本是好事。可他心里总有些不安,毕竟齐国曾与韩国结盟,如今断绝往来,怕是会得罪齐国。
“大王,不可啊!”下大夫申不害上前一步,躬身道,“齐国虽兵败,但若与齐国断绝往来,他日齐国恢复实力,必来报复。况且合纵联盟虽弱,但若韩国退出,联盟便彻底瓦解,秦国便可独霸天下,届时韩国恐难自保。”
韩康皱起眉头,看向陈轸:“秦使,若寡人答应断绝与齐国的往来,秦国能保证日后不攻打韩国吗?”
“自然。”陈轸语气坚定,“公孙衍相邦已说了,只要韩国遵守约定,秦国愿与韩国世代友好,若有他国攻打韩国,秦国必出兵相助。况且十万石粮食,足够韩国百姓度过今年的寒冬,若错过此次机会,韩国再想得到粮食,怕是难了。”
这话戳中了韩康的痛处。他想起昨日去粮仓查看时,粮囤已空了大半,粮官告诉他,若再没有粮食,不出一月,都城就要断粮了。百姓若闹起来,他这个王位怕是也坐不稳。
“罢了。”韩康叹了口气,“寡人答应你。寡人会下令,断绝与齐国的往来,不再参与合纵联盟。粮食……何时能到新郑?”
“陛下放心,”陈轸笑道,“只要盟约签订,外臣即刻派人回咸阳传信,不出十日,粮食便会从关中运到新郑。”
韩康松了口气,连忙命人准备盟约。申不害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韩康摆手制止:“申大夫,寡人知道你担心什么,但眼下粮食要紧,若百姓没了活路,一切都是空谈。”
申不害看着韩康决绝的神色,终究还是闭上了嘴,退到了一旁。
陈轸看着殿内的场景,心中了然。韩国向来是“墙头草”,谁给的好处多,就倒向谁。如今秦国给了粮食,又许了保护,韩国自然不会拒绝。
签订盟约后,陈轸离开王宫,站在驿馆的院子里,望着远方的天空。大梁和新郑都已拿下,接下来,就只剩蓟城的燕国了。
第三章 蓟城旧怨
燕国的都城蓟城比大梁和新郑都要寒冷,刚入秋,就已飘起了零星的雪花。陈轸抵达蓟城时,驿馆外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家家户户都紧闭着门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萧瑟的气息。
他刚住进驿馆,就有内侍来传旨,说燕昭王要在宫中设宴款待他。陈轸心中疑惑,燕昭王向来对秦国心存警惕,如今却如此热情,莫非有什么猫腻?
当晚,陈轸如约前往王宫。燕国的王宫建在山上,沿着石阶往上走,能看到远处的城墙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殿内灯火通明,燕昭王坐在正中的王座上,两侧的大臣们个个神色严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代风云五千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