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内的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个个摩拳擦掌,眼中满是怒火。秦军向来以勇猛着称,如今楚军在自家边境烧杀抢掠,却只能龟缩在堡垒里,这让他们憋了一肚子气。
王翦却摆了摆手,声音沉稳:“楚军来势汹汹,却只袭扰村落,不攻堡垒,此乃试探之举。若我军贸然出击,正中其下怀——楚国人巴不得与我军正面交锋,好摸清我军的实力。”
“可百姓不能白白受辱啊!”蒙骜急道,“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楚兵在边境作恶?”
“当然不能。”王翦拿起一根木杆,指着沙盘上的武关堡,“传令下去,加固堡垒,增设箭楼,派斥候日夜巡查,一旦发现楚兵,便用弩箭反击,不许他们靠近堡垒半步。另外,派安抚使去受灾的村落,发放粮食、药品,帮助百姓重建房屋——民心不能丢。”
将领们虽有不甘,但见王翦态度坚决,只好躬身领命。蒙骜退出议事厅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王翦仍站在沙盘前,目光落在韩国的方向,手指轻轻敲击着沙盘上的宜阳城,不知在想些什么。
三日后,楚军再次来袭。这次楚兵来了两千人,不仅劫掠村落,还试图攻打武关堡的侧翼。但秦军早已做好准备,堡垒上的弩手齐射,楚兵成片倒下,领头的楚将被一箭射穿咽喉,剩下的楚兵吓得魂飞魄散,狼狈逃窜。
消息传到方城,昭阳气得摔了案上的青铜鼎。他本想通过袭扰,逼秦军出战,没想到王翦如此沉得住气,不仅坚守不出,还让楚军损兵折将。
“将军,韩军那边怎么还没动静?”副将忍不住问道,“若韩军能从宜阳出兵,牵制秦军,我们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昭阳皱了皱眉,派人去新郑催促。可使者回来后,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韩相国公仲侈说,韩军尚未准备好,要再等几日。
昭阳不知道,此时的新郑,正有一位秦国使者,在公仲侈的府邸里,进行着一场关乎联盟存亡的对话。
第四章 新郑夜说客
公仲侈的府邸坐落在新郑的东市附近,院墙上爬满了紫藤花,夜里风吹过,花香便飘进书房。此刻,书房里烛火摇曳,公仲侈坐在案后,对面坐着一个身着素色布衣的中年人,正是王翦派来的使者冯忌。
“冯先生深夜来访,不知有何见教?”公仲侈端起茶杯,语气带着几分警惕。他知道冯忌的身份,也明白秦国使者的来意——定是为了楚韩联盟之事。
冯忌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相邦大人,您觉得楚国与韩国,真能成为盟友吗?”
公仲侈放下茶杯,眉头一挑:“楚强秦亦强,韩国夹在中间,与楚国结盟,不过是为了自保。冯先生何必明知故问?”
“自保?”冯忌摇了摇头,拿起案上的一卷竹简,展开道,“相邦大人请看,这是去年秦国与韩国签订的盟约,其中写明,秦国若攻打韩国,魏国需出兵相助;而韩国若向秦国贡粮,秦国则保证韩国的安全。如今韩国背弃盟约,与楚国结盟,您觉得秦国真的会坐视不管吗?”
公仲侈的脸色微微一变,却仍强撑着:“楚国许以宜阳以西三城,若事成,韩国的疆域便能扩大,这对韩国有百利而无一害。”
“百利而无一害?”冯忌冷笑一声,“相邦大人怕是忘了,楚怀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当年张仪以六百里商於诱骗楚国,楚怀王信以为真,与齐国断交,结果不仅没得到土地,还丢了丹阳、汉中之地。如今楚国许给韩国三城,您敢保证,事成之后,楚怀王不会像对待齐国那样,背弃盟约吗?”
这句话戳中了公仲侈的痛处。他早就听说楚怀王性情多疑,反复无常,若真与楚国结盟,事后楚国翻脸不认账,韩国不仅得不到土地,还会得罪秦国,到时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冯忌见公仲侈神色松动,继续说道:“相邦大人,秦国与韩国接壤,若秦国想攻打韩国,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去年秦军攻魏,韩军按兵不动,秦惠文王虽有不满,却并未追究,这是为何?因为秦国不愿与韩国为敌。如今楚国不过是想利用韩国,牵制秦国,一旦楚国达到目的,韩国便会成为弃子。相邦大人,您是聪明人,孰轻孰重,应该分得清吧?”
公仲侈沉默了。他手指敲击着案几,心里反复权衡:与楚国结盟,风险太大,不仅可能得不到好处,还会引火烧身;而与秦国修好,虽然要继续贡粮,却能保住韩国的安全。更何况,秦军的实力他早有耳闻,王翦更是能征善战的将领,楚国未必能占到便宜。
“冯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公仲侈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但韩军已经集结,若突然撤军,恐会引起楚军的怀疑。”
“这好办。”冯忌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公仲侈,“相邦大人只需说韩国国内爆发瘟疫,士兵多有染病,无法出兵,再暗中撤回军队即可。楚国即便怀疑,也拿不出证据,更不敢轻易得罪韩国——毕竟,他们还需要韩国牵制秦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历代风云五千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