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刘凌霄也曾亲自抵达过那座巍峨山脉的脚下。当时他只觉此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却因时间紧迫、风险难测,并未尝试攀登,对其具体高度只有一个模糊的“极高”概念。如今听到谢成龙报出的数据,才知自己当初的想象仍是过于保守了。
“局长,这个七万米的海拔高度,是我们使用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在不同点位多次测量后取的平均值,数据绝对真实可靠,没有任何夸张成分。”谢成龙语气笃定,随即又补充道,“甚至,严格来说,这个数值可能还低估了它的实际高度。”
“哦?此话怎讲?”刘凌霄并非地理测绘方面的专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谢成龙走到地图前,指着那条蜿蜒贯穿地图的巨河解释道:“局长,问题的关键在于基准面的选择。我们目前无法确定异世界的‘海平面’究竟在何处,因为我从未抵达过那个世界的海岸线。因此,在计算海拔时,我们只能以一个相对参考系为准——也就是这条大河在山脉附近河段的平均水面高度,将其暂定为‘零海拔’基准面。”
他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比划着:“但这种做法本身存在不严谨之处。局长您也见过那条河,水流湍急,河道落差巨大。如果我们假设我们现在测量的这段河道,距离它最终的入海口还有数万公里之遥,那么从我们这里到入海口的整段河床,其落差累积起来很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初步估计可能超过五万米!”
他得出结论:“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以真正的海平面为基准进行测量,那么那座山脉的真实海拔,很可能超过十二万米,甚至更高!”
“十二万米……还要更高?!”刘凌霄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预估,带给他的震撼是空前的。这意味着这条山脉的高度,几乎是蓝星最高峰的十四倍以上!这是何等恐怖的地质奇观!
他再次俯身,更加仔细地端详着地图上的细节。从代表己方灵眼位置的标记,到那条象征着天堑的巨大山脉,其间的直线距离超过三万公里。这条山脉如同星球的脊梁,又似一道亘古存在的超级城墙,将广袤的大地硬生生分割成两半。而山脉的这一侧,地形已被那条主干大河及其无数支流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复杂的丘陵、谷地和冲积平原。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大部分支流的源头都指向山脉边缘的冰川或高原湿地,其中一些主要支流的长度,竟然也达到了惊人的上万公里。这一切都勾勒出一个尺度宏大得超乎想象的世界。
“如此看来,你不仅到了山脚下,还成功去到了山脉的对面?”刘凌霄看向谢成龙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和一丝好奇,“我当初以灵海境中期的实力,尝试直接飞越山脊,都感到异常吃力,山巅区域的能量乱流和极端低温对灵力和体能都是巨大的考验。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做到的?”这确实是他的心里话,当初他因翻越难度太大,而绕行又不知需要多远,加上时间紧迫,最终不得不放弃了对山脉另一侧的探索。
“局长,我并没有尝试翻越山脊。”谢成龙如实回答,脸上带着发现通道的兴奋,“我是幸运地找到了一条天然形成的巨大裂谷,这条裂谷仿佛是被无上伟力劈开一般,直接贯穿了山脉的两侧。我是通过穿越这条裂谷到达对面的。”
说着,他从随身的战术背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叠厚厚的照片,双手递给刘凌霄:“局长,这是我沿途拍摄的一些情况,请您过目。”
刘凌霄接过照片,一张张仔细地翻阅起来。照片清晰地展现出一条壮观而险峻的峡谷:两侧是高达万仞、近乎垂直的悬崖峭壁,岩壁光滑得仿佛被巨斧劈开,峡谷底部狭窄而深邃,光线难以完全透入,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这地形确实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然而,这些壮观的景象对于见多识广的刘凌霄来说,虽然印象深刻,但还不足以让他失态。真正引起他高度关注的,是照片中一个极不寻常的细节:整条巨大的裂谷之内,无论是谷底还是两侧的岩壁上,竟然几乎是光秃秃的,看不到任何像样的植被,与峡谷外部那片茂密得几乎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按照常理,这样的峡谷即使因为“狭管效应”会产生强烈的穿堂风,不利于高大树木生长,但也总该有一些适应恶劣环境的低矮灌木、苔藓或草丛才对。这种近乎“生命禁区”般的荒芜,显得极不自然。
刘凌霄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谢成龙,突然问道:“这条峡谷里,来往穿行的变异兽数量多吗?”
“非常多!”谢成龙肯定地回答,语气凝重,“几乎是不分昼夜,川流不息。既有大规模的植食性兽群迁徙通过,也有捕食者潜伏或游荡。我甚至多次观察到五阶的变异兽从中快速穿过。那里是连接山脉两侧最重要的生物走廊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带领华夏崛起从灵气复苏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