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大楚,东、西、北三境皆已平定,唯有南境在司徒静的掌控下保持着一种微妙的独立和沉默。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自称从‘南边’来的‘故人’,其身份和来意,几乎不言而喻!
无极殿内,陷入了一种短暂的寂静,只剩下烛火燃烧的噼啪声。空气仿佛凝固,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即将到来的风暴。
萧照渊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坐直了一些,他沉默片刻,目光缓缓扫过下方同样神色凝重的众臣,最终,平静无波的声音在寂静的殿内响起:“传。”
“宣他,偏殿见驾。”
曹正淳领命,躬身快步退下。
萧照渊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袍袖。他没有再看舆图,也没有再讨论伐周,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那个从南方而来的身影。
“南境之事,或可见分晓了。”他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即迈步,向着偏殿方向走去。
萧何,房玄龄,贾诩,郭嘉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与可能性。他们并未跟随,这是陛下与‘故人’之间的会面,他们需要等待结果。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突如其来的会面,其结果,很可能将直接影响帝国后续的战略方向。
偏殿。
烛光不及无极殿明亮,将殿内映照得半明半暗,更添了几分密谈的氛围。萧照渊独自坐在主位,已换上了一身更为随意的玄色常服,但帝王的威仪依旧不减分毫。
殿门无声开启,一道身影在曹正淳的引导下缓步而入。来人穿着一身深灰色的布衣,作寻常商贾打扮,但那股历经沙场沉淀下来的沉稳气度,以及眉宇间难以掩饰的忧思,却无法掩盖。
他行至殿中,隔着数步距离,停下脚步,目光复杂地看向御座上的年轻帝王。曾几何时,他们是不死不休的对手,而如今,他却要为了故主最后的血脉和一方百姓的安宁,来此进行一场关乎命运的交易。
他没有行跪拜大礼,只是深深地躬身一揖,声音低沉:“外臣穆远山,参见秦帝陛下。”
萧照渊的目光如同实质,落在穆远山身上,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透。对于穆远山的到来,他虽有些诧异,心中却已有几分猜测,但面上不露分毫。
“穆远山,别来无恙。不知你潜入帝都,见朕何事?”他直接切入主题,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穆远山直起身,迎上萧照渊的目光,他知道,在秦帝这等人物面前,任何迂回都是徒劳,唯有坦诚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陛下快人快语,远山亦不敢虚言。此次冒死前来,只为两件事。”他深吸一口气,“其一,远山想亲眼看一看,如今之大秦,究竟气象如何,是否真如传闻般,有囊括四海、安定天下之心胸。”
“那么,穆元帅所见如何?”
“一月之间,涤荡污浊,肃清寰宇,虽手段酷烈,却亦显雷霆手段。诸葛孔明治理楚地,宽严相济,颇得民心。陛下却有吞八荒之志,亦有治理天下之能。”穆远山坦言道,这番话带着几分由衷,也有几分无奈。
“其二呢?”萧照渊不为所动,继续问道。
穆远山沉默片刻,殿内的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他终于说出了此行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目的。
“其二...远山此行,代表南境军中几位核心将领,愿以整个南境为献礼,恳请陛下...恩准一事。”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将后面的话说出:“恳请陛下,迎娶我南境之主,司徒静长公主为妃!”
此言一出,偏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萧照渊的眼神骤然锐利如刀,紧紧盯着穆远山。这个提议,大胆、突兀,却又在某种残酷的现实逻辑之下,显得顺理成章。
穆远山盯着那巨大的压力,继续解释,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秦帝陛下明鉴!静公主乃旧楚嫡系血脉,身份尊贵,才德兼备,更曾与陛下...有旧。若陛下能纳静公主为妃,则南境归顺,名正言顺,可免刀兵之祸,使万千生灵免遭涂炭。南境军民也能心悦诚服,真正融入大秦。”
“而作为交换,我等别无他求,只求陛下能保全...保全静公主的弟妹,即年幼的五皇子与八公主的性命,让他们能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平安度过余生。此乃我等最后的请托。”
说完,他再次深深躬身,不再起身。他将自己与司徒无恨、宇文霸天三人商议出的这可能是最优解的方案,赤裸裸地摊开在秦帝面前。
以疆土为嫁妆,以婚姻为纽带,换取旧主血脉的延续和一方土地的和平过渡。这是武将在政治绝境中,能想出的最直接,也是最无奈的办法。
萧照渊沉默了。他看着下方保持躬身姿势的穆远山,目光幽深。
他当然明白这背后的算计与妥协。娶司徒静,不仅能兵不血刃拿下南境,更能极大安抚原楚地民心,彻底瓦解残存势力的精神旗帜。而保全两个无知幼童,对如今的大秦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可却能彰显仁德,收买人心。
这确实是一笔看似‘划算’的交易。
但,司徒静会同意吗?那个清冷、骄傲,与他之间纠缠着国仇家恨的女子......
萧照渊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敲击着,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穆元帅,此事,司徒静可知情?”
穆远山身体微微一僵,如实回答:“静公主尚不知情。此乃为保全殿下与幼主,我等私下决议。”
萧照渊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如此。
他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此事,朕知道了。”
“容朕...考虑考虑。”
穆远山心中五味杂陈,既有了一丝微弱的希望,又充满了不确定。他再次深深一揖:“谢陛下,外臣,静候佳音。”
他知道,决定南境命运、决定司徒静和两个孩子命运的砝码,此刻早已握在了这位年轻帝王的手中。而他,能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只有等待。
喜欢谶龙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谶龙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