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朝阳,像是打翻了造物主的金红颜料盘,从东边天际泼洒开来,层层叠叠的霞光穿透清晨的薄雾,把蜿蜒通向蛤蟆湾外的土路染得愈发浓烈。
那红不是刺眼的艳红,是带着暖意的金红,像是裹了一层蜜糖,连路边的野草都沾了光,草叶上的露珠折射着霞光,亮晶晶的,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坠落在干燥的泥土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印记。
土路本就布满尘土,被早起赶路的行人车马碾出深浅不一的辙痕,江奔宇推着自行车走在最前面,车轮碾过辙痕时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他身上还穿着去羊城时穿的那件蓝色卡其布褂子,衣角被春风吹得微微扬起,沾了些路途的尘土,却丝毫不显狼狈。自行车后座两侧,捆着两个半人高的帆布包,鼓鼓囊囊的,绳子勒得紧紧的,在车座上压出两道深深的印痕。
这帆布包沉甸甸的,江奔宇推着车,手臂上的肌肉隐隐绷紧,却丝毫不觉得累,脚步稳健得很,每一步都踩得实实的。他时不时停下脚步,回过头望向身后,目光落在挺着肚子的媳妇秦嫣凤身上时,瞬间柔和了许多,嘴角也勾起一抹藏不住的笑意:“凤儿,慢着点走,别着急,路还长,咱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秦嫣凤穿着一身碎花布衫,肚子已经隆起,走路时不得不微微腆着腰,双手下意识地护在腹前,脚步迈得不大,却很稳。听到江奔宇的叮嘱,她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喜悦,朝着江奔宇摆了摆手:“我没事,你放心往前走,别总惦记着我,照顾好赵叔才是正经。”
她的目光越过江奔宇,落在后面的张子豪和赵老师傅身上。张子豪是在茶摊被江奔宇叫过来的,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扶着身边的赵老师傅。赵老师傅六十出头的年纪,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梳得整整齐齐地贴在头皮上,额头上刻着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岁月和劳作留下的痕迹。他的背略有些驼,许是常年弯腰照料鹌鹑的缘故,走起路来身子微微前倾,手里紧紧攥着一个洗得发白的旧布包,布包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用粗线缝补过好几处,看得出来是常年随身携带的物件。
这旧布包里装的,是赵老师傅养鹌鹑的“秘方”——那是一叠厚厚的手写笔记,纸页已经泛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养殖的心得,从鹌鹑的选种、孵化,到饲料的配比、疾病的防治,甚至连每天该喂几次水、扫几遍圈舍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有几张手绘的鹌鹑棚舍结构图,标注得极为详细,那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比什么都宝贝。
赵老师傅脸上带着几分旅途的疲惫,眼皮微微耷拉着,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显然是坐了一路的车,又走了这么久的土路,有些吃不消。但他的眼神里,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期许,时不时抬眼望向远处隐约可见的蛤蟆湾轮廓,嘴里低声念叨着:“这蛤蟆湾,看着倒是块山清水秀的地方,养鹌鹑应该错不了。”
张子豪听得真切,连忙笑着应道:“赵叔,咱这蛤蟆湾虽然偏,但山好水好,空气也干净,绝对适合养鹌鹑。等您安顿下来,我带您去看看蛤蟆湾里的空地,保证让您满意。”
赵老师傅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拍了拍张子豪的胳膊:“后生仔,有心了。我这辈子就跟鹌鹑打交道,只要环境合适,咱就能把这鹌鹑养得肥肥壮壮的,让大家伙儿都能挣着钱。”
江奔宇在前头听得清楚,心里更是美滋滋的。这趟羊城之行,可真是没白跑。他还记得当初去羊城找钱沐风时,心里还没底,毕竟蛤蟆湾穷了这么多年,副业队也是刚起步,想要请动赵老师傅这样在羊城远近闻名、早就退休享清福的鹌鹑养殖能手,简直比登天还难。
钱沐风是做的灰色地带生意,家底厚实,眼光也长远,早就看出养殖行业的前景。江奔宇找到他时,把自己想搞鹌鹑养殖、带动村里人种地之外多一条挣钱路子的想法一五一十地说了,钱沐风当场就拍了板,不仅给与肯定支持,还主动提出帮忙联系赵老师傅。
可就算有钱沐风的面子,赵老师傅一开始也没松口。江奔宇记得,第一次上门拜访时,赵老师傅直接把他们挡在了门外,说自己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只想在家带带孙子,安享晚年。江奔宇没气馁,第二天带着从蛤蟆湾带来的土特产,又去了赵老师傅家,这次赵老师傅倒是让他们进了门,却还是一口回绝。
江奔宇不死心,连着去了三天,每天都陪着赵老师傅聊天,聊蛤蟆湾的情况,聊村里人的穷苦,聊自己想带着大家致富的决心。他还把承诺的资金支持、场地规划一一跟赵老师傅说清楚,甚至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赵老师傅肯出山,所有的养殖条件都按他的要求来,绝不打半点折扣。
赵老师傅被他的诚意打动了,尤其是听到江奔宇说“村里的娃子们连像样的文具都买不起,大人们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件新衣裳”时,眼眶都红了。他这辈子苦过来的,知道偏远地区经济普通人的难处,最终松了口,答应跟着江奔宇回一趟蛤蟆湾,把自己的养殖技术传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带着随身空间重生70年代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