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切中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秦风指向岸边一个正在举办市集的滨水广场:“您看那边。我们通过生态移民、技能培训、提供经营摊位、优先雇佣本地居民参与生态维护等方式,让居民成为生态改善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发展生态旅游带来的客流,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美好的环境本身就是最大的福利。”
下午,考察团参观了由旧工业区改造而成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绿色建筑社区以及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每一处,他们都与项目负责人、社区居民、创业者进行深入交流,询问细节,验证成效。
实地考察后,一场高规格的座谈交流会在江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周海洋书记主持,秦风市长做主旨汇报,市发改委、财政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参会。
秦风站在演讲台前,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精心制作的汇报片。他没有罗列枯燥的数据,而是以“雾江之变”为叙事主线,深情并茂地讲述了江泉如何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依赖型发展模式,转向“保山护水、点绿成金”的生态优先发展模式的艰难抉择和创新实践。
他重点阐述了“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面对短期经济阵痛和各方质疑,我们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
“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将流域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和水文化。”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科技与制度双轮驱动。 我们研发应用了多项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技术,同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生态补偿、环保问责、绿色发展考核等制度。”
“四是坚持共建共享,凝聚全社会合力。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让生态惠民成果人人可及。”
汇报结束后,进入问答环节。米勒博士首先提问:“秦市长,您的汇报非常精彩。江泉的实践证明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以协同共赢。我的问题是,你们如何将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制度化、长效化,确保它不会因领导人的更替而改变?”
这是一个关于可持续性的深刻问题。周海洋书记接过话筒,沉稳作答:“米勒博士,您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的做法是:一是法治保障。 将行之有效的经验通过地方立法形式固定下来,例如我们颁布了《雾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二是规划引领。 将生态优先原则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三是考核指挥棒。 建立差异化的政绩考核体系,提高生态环保指标的权重。四是公众监督。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使环保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通过这些制度设计,确保绿色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位巴西的经济学家问道:“在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往往是绿色转型的瓶颈。江泉是如何突破这些障碍的?”
发改委主任详细解答了通过项目包装争取上级资金、推广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组建环保产业联盟推动技术研发和转化等具体举措。
会谈气氛热烈、坦诚、深入。考察团的问题尖锐而专业,江泉方面的回应扎实而自信。双方围绕绿色金融、公平转型、气候变化适应等全球性议题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经过一天半的密集考察和深入交流,考察团形成了初步评估意见。在最后的反馈会上,米勒博士代表考察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尊敬的周书记、秦市长,各位江泉的朋友们,”米勒博士的语气充满赞赏,“此次江泉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美好的印象。你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他郑重地说道:“雾江的治理奇迹,不仅仅是一条河流的物理形态改变,更是一个城市发展哲学、治理模式和人民生活的深刻革命。你们成功地破解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中国方案’(Chinese Solution)!”
他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方案”的内涵:“这一方案的精髓在于:一是强大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远见(Strong political determination and strategic vision);二是系统的、整体的治理方法(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approach);三是创新的技术应用和制度设计(Innovative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四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你们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江泉的经验,值得向世界推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