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十七岁王爷的夏日大冒险
公元461年,四月丙午,襄阳城,午后。
十七岁的海陵王刘休茂,抹了一把溅在脸上的血点,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不是害怕,是兴奋!他刚亲手干掉了那个整天板着脸、管天管地的“教导主任”典签杨庆,顺手还把总唠叨“规矩规矩”的司马庾深之和另一个碍眼的典签戴双送上了西天。空气里弥漫着铁锈般的血腥味和一种荒诞的、近乎过家家的狂热。他迫不及待地给自己披挂上金光闪闪的新头衔: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还特意让人扛来那把象征帝王权威的大斧头——黄钺(虽然他可能连斧刃朝哪边挥都不太清楚)。一篇痛斥建康朝廷(主要是他皇帝哥哥刘骏)“昏聩无道,任用奸佞”的檄文也火速出炉,字里行间充满了“本王替天行道”的中二正义感。
王府侍读博士荀诜,这位可能是现场唯一没被热血冲昏头脑的老夫子,抖着胡子,试图抓住最后一丝理智:“殿……殿下!刀下留……啊不,刀下停手啊!此乃灭门之祸啊!以一州抗天下,无异于螳臂当车!速速向陛下请罪,或……或许……” 话音未落,正陶醉在“宏图霸业”幻梦中的少年王爷眉头一皱:“聒噪!”刀光闪过,最后一位试图踩刹车的老司机也领了盒饭。刘休茂的“首席狗头军师”张伯超,一个因作恶差点被典签收拾的混混,此刻俨然成了叛军的“霸道总裁”,鼻孔朝天,指点江山。襄阳城的州府衙门,瞬间变成了两个问题少年(一个身份高贵,一个心术不正)临时搭建的“创业基地”,只是这“创业项目”叫造反,“融资”用的是真刀真枪,“KPI”是货真价实的人命。
历史的剧本,在这个燥热得连知了都懒得叫的春日午后,被一个混混的谎言和少年的冲动,硬生生掰向了通往悬崖的单行道。
第一幕:镀金的牢笼——少年王爷的“困兽之斗”与鸡飞狗跳的日常
把时间拨回刘休茂的“童年”。孝建二年(455年),十一岁的小刘同学,大概连王印是盖泥巴还是盖公文都没整明白,就懵懵懂懂地接过了海陵王的金饭碗,食邑二千户——听起来能养活两千户人家,够买多少糖葫芦啊!可惜,这更像是个纯金打造的沉重项圈,上面刻着“责任”两大字,虽然小刘当时可能只认得出“王”字。三年后,大明二年(458年),十四岁的他,身高可能还没长开,就被“火箭提拔”为雍州刺史,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军事!还加封左将军,食邑涨到三千户。帝国西北军区总司令!少年藩王,手握重兵(理论上),坐镇襄阳要冲——搁现代,那就是十四岁当上了省军区司令兼四省边防总指挥,还带个将军衔!这简历,放相亲市场都得把媒婆吓一跟头。
然而,现实骨感得能硌掉牙。 十七岁的少年,搁今天也就是个为高考发愁、偷偷给女神写情书的年纪。刘休茂面对的日常是啥?一大早,他可能刚想睡个懒觉,司马庾深之那张严肃的老脸就出现在床前:“王爷,今日有十二份公文待批,三场军议待开,还有流民安置的条陈……” 小刘揉着惺忪睡眼:“爱卿看着办吧……” 、“不可!此乃王爷职责!” 批公文?他刚想落笔,典签杨庆幽灵般出现:“王爷且慢!此条涉及军饷调动,按制需典签副署,且容臣细查三日……” 想调个兵玩玩?典签戴双咳嗽一声:“王爷,调兵虎符在此,然无朝廷敕令或紧急军情,擅动一兵一卒,恐有谋逆之嫌啊……” 好家伙,想拍个板、签个字?门儿都没有!“王爷,此事需请示朝廷。”、“王爷,此非儿戏,请三思。”、“王爷,祖宗法度不可违……” 耳边永远循环播放着这些令人抓狂的“紧箍咒”。
年轻的刘休茂活像一只被关在24K纯金笼子里的二哈,空有王者的名号,却被无形的制度锁链捆成了粽子。他每一次想撒个欢、伸个爪子,都被冰冷的栅栏(制度)和尽职的饲养员(典签)无情地摁回原地。笼中积压的,是青春期无处安放的荷尔蒙和对“说了算”的极度渴望,憋屈指数日日爆表。
就在这“易燃易爆炸”的时刻,一个叫张伯超的“神队友”精准地带着火星子出现了。这位仁兄本是刘休茂的“首席玩伴”兼“王府气氛组组长”,平时估计没少带着王爷飞鹰走狗、斗鸡赌钱,属于“好事找不到他,坏事准有他份”的主儿。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他的劣迹终于被铁面无私的典签杨庆揪住了小辫子,眼看就要被扭送“王府纪检委”法办。张伯超急眼了,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冲到刘休茂面前,瞬间切换“奥斯卡影帝”模式,声情并茂地开演:“殿下!祸事了!祸事了!” 张伯超捶胸顿足,表情管理满分,“小的刚探听到绝密消息!庾深之、杨庆、戴双那三个老梆子,偷偷写了个万字长文小报告!把您平日里那些……呃……风流倜傥、不拘小节的事儿,添油加醋,编排得跟话本似的!正准备八百里加急快递给建康的陛下呢!您想想,这玩意儿要是递上去?轻则被您皇兄叫去罚抄《孝经》一百遍,削封减薪;重则…圈禁终身,甚至…咔嚓啊!”(“主帅密疏官过失欲启闻,如此恐无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