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少年王爷瞬间煞白的小脸和攥紧的拳头,张伯超知道火候到了,立刻抛出他的“天才创业计划”:“殿下!与其坐等挨刀,不如先发制人!咱哥俩联手,今晚就送那几个老东西上路(杀行事及主帅)!然后拉起队伍,竖起咱自己的大旗!襄阳城高池深,咱怕谁?咱就是山大王……啊不,是匡扶正义的贤王!万一……万一朝廷大军真杀来了(纵大事不成),咱就战略转移!向北!投奔北魏!就凭您这身份、这气质、这血统,到了那边,拓跋皇帝不得给您封个一字并肩王?到时候美酒任喝,骏马任骑,不比在这受窝囊气强百倍?”(“杀行事及主帅,举兵自卫。纵大事不成,不失入虏中为王”)。
一个身处权力真空、憋屈到快自燃的青春期少年,一个走投无路、只想拉个垫背的亡命赌徒。张伯超这番漏洞多得像筛子、充满了街头混混式“豪情”的忽悠,精准地命中了刘休茂那颗渴望挣脱鸟笼、证明“本王不是小孩子”的少年心。权力的诱惑、对管束的逆反、对“自由飞翔”的幼稚想象,瞬间点燃了炸药桶,把本就不多的理智炸得灰飞烟灭。
刘休茂,这位帝国最年轻的“省军区司令”,在荷尔蒙最旺盛的十七岁夏天,拍板决定:用最激烈、最血腥的方式,向他的“教导主任天团”和那个看不见的金丝笼,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越狱行动”!代号:本王说了算!
第二幕:襄阳十二时辰——一场荒诞的“登基大典”与光速扑街
大明五年四月丙午(公元461年4月20日),襄阳城的夜晚,连虫子都叫得小心翼翼。没有月黑风高,只有少年王爷那颗砰砰乱跳的心和宠臣张伯超眼中闪烁的“搞大事”光芒。行动代号“本王说了算”,正式启动!刘休茂带着张伯超等一票“王府热血青年团”(估计多是些同样年轻气盛或郁郁不得志的侍卫、小吏),像玩一场刺激的“密室刺杀”游戏,目标明确——干掉看守,夺取钥匙(权力)!
刀剑出鞘的寒光在州府衙署内猝然亮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典签杨庆,这位代表皇帝威严的“监军大总管”,可能还在灯下琢磨明天怎么“规劝”王爷,就成了“越狱行动”的第一个祭品。紧接着是司马庾深之,这位名义上的行政“CEO”,也倒在了血泊中。另一个典签戴双,同样没能逃过这场针对“监工”的清算。一夜之间,朝廷安插在雍州的“三座大山”被这位少年藩王亲手铲平。 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开来,刘休茂站在尸体中间,剧烈喘息,胸口那积压多年的憋闷似乎随着喷溅的血液得到了释放,一种扭曲的快感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情(错觉)油然而生。
天刚蒙蒙亮,刘休茂就等不及要举行他的“加冕大典”。他自封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听着就比“雍州刺史”霸气侧漏!还特意搞了把金光闪闪、象征帝王权威的黄钺扛在肩上(虽然可能扛得有点歪,斧头差点刮到房梁)。他甚至让人连夜起草了讨伐建康朝廷的檄文,痛斥“奸臣当道,蒙蔽圣聪”,宣称自己“奉天靖难”,字里行间充满了被压迫者终于站起来的悲壮(和自我感动)。仪式感必须拉满!
王府侍读博士荀诜,这位可能是现场仅存的“人间清醒”,看着眼前这宛如大型血腥cosplay现场的一幕,急得胡子直抖。 他鼓起毕生勇气,冲上前抱住刘休茂(想象中的)大腿:“殿下!使不得啊!这是诛九族的买卖!朝廷大军转瞬即至,咱这点家底,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快!快写请罪折子,八百里加急!或许……或许陛下念在骨肉……” 可惜,他的苦口婆心,在杀红了眼、正沉浸于“开国皇帝”角色扮演中的刘休茂听来,简直是晦气的乌鸦叫,是动摇军心的“反革命言论”!“老匹夫!安敢乱我军心!”少年王爷热血上头,手起刀落——得,唯一能按暂停键的遥控器被砸了。 荀诜的血,彻底宣告这场闹剧进入无法回头的单程高速路。张伯超趁机上位,成了叛军的“总瓢把子”,趾高气扬,看谁不爽就一个字:砍!
然而,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创业,其根基脆弱得像刚出锅的嫩豆腐。 叛乱的第一个白天还没过完,后院就接二连三地起火了。
贴身侍卫曹万期的反水: 这位王爷身边的近侍小哥,目睹了滥杀无辜的暴行(尤其是荀博士的死),良心发现(或者可能觉得跟着这俩不靠谱的老板迟早团灭),竟然脑子一热,想玩一把“荆轲刺秦王”!结果当然是刺客技能点没加够,曹万期当场领了便当。但这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其他还残存理智的“创业伙伴”脸上——自己人都反了?这队伍还咋带?
谘议参军沈畅之的闭门羹: 当刘休茂意气风发地带着他的“精锐之师”(天知道有多少是临时拉来的壮丁),想去接管襄阳城的核心防御工事时,吃了结结实实的闭门羹!负责守城的谘议参军沈畅之,显然是个明白人,觉得这“创业项目”风险太高、回报率渺茫,直接城门紧闭,拒绝让刘休茂入内!这脸打得啪啪响,王爷的“绝对权威”在自家地盘上瞬间碎成了二维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