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有了,我的青少年艺术基金就有类似的案例。而且我前段时间还帮一个遭受校园霸凌的德裔女学生转学到了我的高中,上过好几份报纸。”
林恩心头一乐,这不就是做好事有好报吗,吃到了海蒂不说,还有意外之喜。
“Good,你那青少年艺术基金里新移民学生项目、帮助德裔女孩转学的故事,《纽约客》很喜欢这类东西。
再做一笔指向性更明确的小额匿名捐款,大概5000刀。给一个帮助东欧新移民学生的非营利组织,务必让《纽约时报》‘城区笔记’栏目记录到你。
注意不要提伊戈尔和安娜全名,模糊为‘协助某位杰出苏联科学家家庭适应米国教育体系’。核心是树立你——Link先生——关注国际英才融入障碍的形象。”
“明白,形象工程。”
林恩点头,让记者‘无意间发现’这笔匿名捐款来自自己就行。
“第二步,打通CDF这条线。靠我在基金会的联系人,让他们把安娜的故事,特别是那份能击碎偏见的数学答卷,送到基金会高层甚至希拉里夫人的眼前。
重点不是求他们施压亨特特招一个学生——亨特那帮老古董也不会直接买这个账,而是让CDF把安娜当作一个体现其‘国际困境儿童教育权益保护’议题的典型案例。
CDF一旦对此产生兴趣,哪怕只是纳入他们的研究简报或在内部高层会议提及,就足以向亨特学院释放一个强烈信号:顶级儿童权益组织在看着你们如何对待这个来自特殊背景的天才女孩!纽约上东区那群开明的金主可是很吃这套‘普世价值’的。”
喜欢纽约1990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纽约1990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