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比如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减少,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骁睿又说:“还有,我们经常说‘脑子越用越灵’,可这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洛尘解释道:“有依据的,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
神经细胞主要通过树突棘的生长和重塑来建立新的神经连接。
当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尝试新技能,或者进行锻炼时,大脑会接收到刺激信号。
以学习新语言为例,反复的语言学习过程会促使神经元之间不断传递信号,这就像给神经细胞下达了‘生长指令’,从而刺激树突棘生长出新的分支,与其他神经元建立更多联系。
有研究发现,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显着提高大脑神经可塑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一些神经递质和生长因子,它们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大脑,为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提供有利条件。
不过,大脑的这种可塑性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过度使用大脑,比如长期高强度工作、学习,没有足够休息,可能导致大脑疲劳,甚至造成一些损伤,像记忆力衰退等。”
骁睿好奇地追问:“是不是经常进行一些复杂的思维活动,比如学习新的语言、玩益智游戏,真的能让大脑的神经细胞变得更加活跃,建立更多的神经连接呢?”
洛尘耐心说道:“是的,适度的思维锻炼能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建立新的神经连接。
像学习新语言、玩益智游戏等活动,能够激发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参与工作,促进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但要注意适度,如果长时间连续进行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可能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反而不利于大脑的健康。”
骁睿接着说:“对了,现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在这些虚拟环境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
那在虚拟环境中,大脑的反应和在现实环境中有什么不同呢?”
洛尘思考片刻说:“这方面研究还在进行中,初步发现,虚拟环境中大脑某些区域的活跃度和现实环境有差异。
例如,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空间导航任务时,大脑海马体(与空间记忆相关的脑区)的激活模式与在现实环境中存在显着不同。
而且长期沉浸在虚拟环境中,有可能改变大脑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感知方式。
有研究跟踪长期玩沉浸式VR游戏的人群,发现他们在现实场景中的空间感知和注意力分配上,出现了一些变化,这确实需要引起重视。”
骁睿继续追问:“长期沉浸在虚拟环境中,会不会让人们对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呢?”
洛尘微微皱眉,说道:“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当人们长时间处于虚拟环境中,大脑对虚拟场景的适应和反应模式可能会泛化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对真实和虚拟的界限感知不清晰。
比如,一些长期沉迷于VR社交游戏的人,在现实社交中可能会出现沟通障碍,难以准确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
喜欢跟着番茄学物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跟着番茄学物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