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正是他们记忆中的那个小亭子。两人加快了脚步,登上凉亭。站在亭中极目远眺,整个望峪山庄的美景尽收眼底。近处,一湖清澈的湖水如翡翠般镶嵌在群山之中,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野鸭悠闲地游弋着,荡起一圈圈涟漪。远处,村庄错落有致,田畴阡陌纵横,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山风吹来,带着湖水的湿气,凉爽宜人。
“真美啊!”顾倾城倚着亭柱,由衷地赞叹道,“比记忆中还要美。”
陈晓阳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目光温柔地看着她的侧脸,又望向远方的景致。“是啊,时光流转,有些东西变了,比如这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设施也更完善了。但有些东西没变,比如这山的风骨,水的灵气,还有……”他顿了顿,转头看向顾倾城,眼中满是深情,“还有我们对这里的喜爱。”
顾倾城心中一暖,转头与他相视一笑。岁月静好,莫过于此刻,与心爱之人,重游故地,看山依旧,水依旧,情也依旧。
他们在亭子里坐了许久,聊着过往的趣事,也畅想着未来的生活。之后,他们又沿着湖边的步道漫步,欣赏着沿途的奇石怪岩,聆听着鸟儿的欢歌。遇到几处新增的观景台,他们便停下来,拍照留念,将这美好的瞬间定格。
望峪山庄的每一处景致,都勾起了他们美好的回忆,也给了他们新的惊喜。这里不仅有自然风光的壮美,更有人文气息的熏陶。新建的文化长廊里,展示着关于望峪山庄的历史传说和民俗风情,让他们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整个山庄,将山峦、湖水、树木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顾倾城和陈晓阳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开。
“下次我们什么时候再来?”顾倾城轻声问道。
陈晓阳握紧她的手,笑着说:“只要你想来,我们随时都可以。这里,就像是我们的一个秘密花园,永远为我们敞开着大门。”
车子缓缓驶离望峪山庄,顾倾城回头望去,只见山庄在暮色中渐渐远去,却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更加深刻而美好的印记。这一次的重游,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望峪山庄,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也将继续见证他们的幸福。
秋意渐浓,秦皇岛郊外的风也带上了几分清冽。顾倾城拢了拢身上的浅驼色风衣,目光越过蜿蜒的石板路,落在前方那片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上——白塔寺,终于又到了。身旁的陈晓阳深吸了一口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还是老样子,只是感觉……更清净了些。”
是啊,更清净了。顾倾城心中默念。上一次来,还是三年前的初夏,寺内香火正盛,游人如织。而今,许是 weekday,又或是这微凉的天气,香客稀疏,只有几个虔诚的老僧和义工在庭院中缓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湿润的草木气息。
他们沿着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阶拾级而上,两旁的松柏愈发显得苍翠挺拔,枝桠间漏下斑驳的光影,随风轻轻晃动。顾倾城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这几株树下还摆着供游人休憩的石凳,如今似乎撤去了,更添了几分古寺应有的肃穆与幽寂。
“你看那山门,”陈晓阳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那座略显斑驳的门楼,“好像重新修葺过,但又尽量保留了原来的风貌,这种‘修旧如旧’的手艺,现在不多见了。”
顾倾城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山门的朱漆虽新,却透着一股沉静的古韵,门楣上“白塔寺”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依旧是记忆中的模样,只是经过风雨的洗礼,更显沧桑。她仿佛能想象出当年工匠们精心雕琢、细心描摹的场景。
穿过山门,便是天王殿。殿内四大天王的塑像依旧威严,只是除尘做得格外仔细,金箔在幽暗的光线下闪着柔和的光泽。顾倾城双手合十,微微躬身,心中一片宁静。陈晓阳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看着殿角的风铃,那风铃似乎也换了新的,声音清脆却不聒噪,随风摇曳,“叮铃——叮铃——”,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绕过天王殿,豁然开朗,便是寺内的主庭院。庭院中央,那座洁白的白塔巍然矗立,比记忆中更加高耸。塔身上的雕刻似乎也清晰了许多,想必是做了细致的清理和维护。阳光洒在塔身上,反射出圣洁的光芒,塔基周围几株盛放的菊花,黄的、白的,在秋风中静静吐蕊,为这庄严的古寺平添了几分生机与雅致。
“记得吗?上次我们就在那边的银杏树下拍照,”陈晓阳指向庭院东侧,那里有一株巨大的银杏树,枝繁叶茂,虽然还未到金黄的时节,但满树的翠绿也十分喜人,“当时那棵树的叶子刚开始泛黄,美极了。”
顾倾城点点头,嘴角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但这座古寺,却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守护在这里,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也包容着每一位来访者的心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拜师修炼下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拜师修炼下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