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到京城,饶是让朝堂上下,百姓民间一番的额手相庆。
然,功成之后,却不仅仅是一个论功行赏。亦是朝中殿上秋后算账之时。
御史台御史刘荣出首,上奏:
“请查姑苏疫中军中贪腐。”
官家心下倒是清楚此间的事体。且是一百个不愿意。
姑苏疫发,黑旗封城。朝中百官狼犺,倒不是无为,而是真真的一个束手无策。
幸有那流放上海务犯官宋正平星夜驰援,以一人之力,“守正”之名,招的天下医者赢粮担药,姑苏效命,镇疫于城中。
也曾看得童贯军前奏报,闻那众医者们,且不顾身,自若飞蛾扑火,前赴后继,饶是一个死伤者无算。此为人弘道,乃圣人之所为也。
后有贬官蔡京面圣,献《平疫十策》可鉴忠臣之心。
现有那宋正平亡命姑苏尸骨无存,你这帮人倒是个不查不问,却拿了那童颜、蔡京之流兴师问罪?
这“不允”二字一出,便是一个百官哗然。
既有贪腐,理当严查之,此乃“道”也!
于是乎,殿上又是一番吵嚷。且有圣上偏袒童贯、蔡京之言。
不过,那皇帝心下也明白,阶下百官心下所想并非惩戒贪腐之事。
所思者“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弗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
如此倒是个本性使然,且不以为过哉?
这番吵闹中,让那官家瞠目,心道:
“平疫者因贪腐无功?你们这些个无为者,真真的一个无罪乎?”
这皇帝也是个气迷心,道理,这些个大臣们太懂了,也能讲的比你还光明正大。
然其所患者,并非贪腐之类,而是蔡京再次做大,伤了自家党团之利。
于是乎,便抓了皇帝“不允”之事,于朝堂一场激辩。更甚之,有人又将那“侍道不侍君”之言重提。
不要脸麽?敢问一声,疫情封江,断水路,致使南方的米粮运不到京城之时,你们所“侍”的“道”在何处?
那官家坐在大殿之上,冷眼看那阶下百官言辞激烈。字字句句将那所谓的“道”挂于脸上说与口中。倒不如那众忘死驰援姑苏城医者,泼了命去扞“道”卫“仁”。以羸弱之躯且行那强悍壮烈之事。
如今,那帮人该做的事已经做完了,就只剩下这一殿的群臣激愤铿锵。那言语掷地有声,此时让人看来,倒是一个可可的让人厌烦。
心下便想起神宗朝曾巩曾子固,上书《责帅制》之言。
那句“有苟简姑息之心,无守正奉公之谊”现下倒是应景。心下便无奈的喊了一句“党争误事”。
群臣如此激昂慷慨,口沫横飞的嘴脸,且是让人心下妥妥的不爽。
心内又是一个百思不解,父亲朝中且有那“群臣璀璨,可暗九曜之辉”也有那“熙河开边,国富民强”之壮举。偏偏到得吾朝便是如此的狼犺。口中称“侍道”却行此蝇营狗苟之事哉?
官家的面沉似水,然,百官只顾慷慨陈词而无觉。
倒是那近处的黄门公看罢心神不宁。
便站出一步,抖了拂尘,高喊了一声:
“退朝!”
百官群臣不解这官家为什么要退朝。
一室户,那官家在那百官“伏请严查”声中愤然离座,不置可否。
倒是能一走了之?
没有那么容易!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事不给一个“完美”的解决,这帮人是不可能罢休的!
蔡京若再度入朝牵扯甚广。那就是一个“正者厌其媚上而不齿,贪者因其大权独揽而失其利”。他若回来无论是两党还是四派,都是个不自在。只因此翁独断,且手段毒辣。这会子不趁他势弱,借了此事踏上一脚,恐怕日后再无宁日也!
思来想去,这根由麽,便是那童贯!先扳倒了童贯,那蔡京便在朝中失去了依仗。早就看他们俩不顺眼了,干他!
于是乎,这京城中那“打了桶,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孩童童谣悄然流传起来。
孩童的世界是纯真的,没人教他们,凭他们自己,断是弄不出这样的玩意出来。
然,真的是个“打了桶,泼了菜”就能看到这“人间好世界”?
这事还有人真这样做了,不过,那个“世界”却说不上个什么“好”。
倒是一个国破山河在,一帮曾经慷慨激昂的大臣们也没见几个殉国的。大部分拿了“衣冠南渡”遮脸,还有一部分随了张邦昌认贼作父,另立大齐。
不日早朝,有中书省左扑射吕维殿前上奏,参:
“童贯私调武康、平江、静难、宁化四军……”
也不知道哪个臭棋篓子给他出了这么个臭招。
为什么说是个臭招?
臭的地方还不止一处。第一个,便是隐藏了一个杀身之祸于他——“为臣者必谋上”。
这里的“谋上”不是算计上级,是必须想老板所想,知道老板的意图。
也就是说,你得知道老板究竟是什么意思,老板想干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天青之道法自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天青之道法自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