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三十,省府大楼准点亮灯。昨天三市六县的绿单还在电子墙闪动,李一凡把新一天的主笔标题写在白板顶端——保障性租赁房。三个小点随手勾出:资金、地、交付。他习惯先把要害压成三笔,这样会场一坐下,节拍就有了。
九点,住建部视频调度会接通,总部会场在四九城。屏幕左上角滚出议程,第一项就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营管理新规》发布说明。
对照件发到桌面,很多条款旁边都夹着红色批注,来源写着岭州试点。李一凡把笔轻轻敲了两下,心里清楚:这不是给他面子,是数据把路打通了。
新规把岭州的做法拆成四块。地盘端,允许将低效商业、闲置园区按“商改租、工改租”成片改造,带着综合评估一并纳入更新计划。
资金端,确立“保租白名单”,金融机构对入表项目实行差异化授信,允许发行专项债、引入不动产基金。
审批端,明确并联审查必须进窗口,重复环节一律清理。交付端,拎出预交楼托底线,按工程节点拨付并强制公开进度和成本。
这些条目在岭州已经走过风雨。一年前,他们把第一批“商改租”开在广城河西,窗口把八个章压到三步,群众代表签字上墙;半年里,空挂在城投平台上的烂尾商业变成了租赁社区和青年驿站。
现在,部规照搬了机制,还把“后评估”写进了合同范本。屏幕另一侧,几位部里司局干部翻页的动作格外利索。
现场接入提问环节,南部某省会开口质疑商改租的财务可持续。屏幕上的主持人刚要转场,住建部政策司把岭州样本调出来——广城样本里的租金回收期、财政贴息支出、企业税负变化、青年就业增量一项项列清,最后落一句“以租促稳,以稳带活”。
质疑声没了第二句。李一凡没有说话,但手中的笔停了一秒,心里把这笔账又算了一遍,数字仍然顺着他最初的模型在走。
十点四十,部里点名岭州连线,要求分享“交付闭环”。会场画面切到省府并联台,计时器正走到十九分零七秒,窗口人员把一份“租赁社区结构化承诺书”递过来,带着红色的后评估章。
李一凡没有做长发言,只是把四个步骤拆给全国会场看:节点锁定、资金分账、工程拍点、群众回拨。
屏幕右下角打开透明窗接口,三张代表签名页随即投射出来,字迹很实在。
十一点半,住建部新闻发布会直播。新规里新增了两条岭州化的表述——“三清单一闭环”和“固化透明窗”。
三清单指地块、项目、资金,闭环指交付、回访、问责、复盘的四步。透明窗则被写成“强制性信息公开平台”,省、市、县一体接入。
发布会的关键词条刷上全网热搜,评论区里有年轻人留言,说凌晨刚拿到青年驿站的钥匙,半年的房补也到账了。
媒体的镜头拉回岭州。十二点十分,新华社岭州分社发出一组图解,标题干净利落,解构了“商改租”的资金闭环。署名栏里出现了林允儿,她没有出镜,稿件的节奏却跟行政节拍一样利落。
分社同时把“预交楼托底”的暗门道写进了长图——银行监管账户、工程节点拨付、分户验收电子凭证,每一格都能点开看原始影像。这篇稿子在两小时里被转了几十万次。
午后,省府开小会,议题只落在两件事。第一,三市同步上马保租新规的首批样板,把存量商业、园区和城中村各做一类。
第二,财政与金融专班把“保租白名单”即刻落表,凡进表项目即享受差异化授信与贴息,凡出表项目一律不得打“保障性”旗号。
改革办把流程图画成一张海报样式,下午四点前上网公示,群众可在透明窗里查到每一笔拨付和每一次验收。
材料准备好后,李一凡把三张地图贴在白板。广城河西、湾南临港、岭北课岗三条带分别标上红点,红点旁是时间条。
广城那条最短——一周内把“工改租”里的三栋老厂房清理完毕,第一栋改造为工位式青年公寓;湾南那条最复杂——冷链园里新建与改造混合推进,港口数据要打通,通关便利性要在白名单里落格;岭北那条最硬——锂材项目配套的人才公寓必须跟二期扩线同步交付,才可享受科创贴息。
凡星投资也被拉进图里。它在新规里的身份是社会资本发起方,出资设立“保租—城市更新基金”,与国资合设SPV,专做“商改租”“工改租”的轻改造。
基金的退出路径写得清晰——以租金现金流发行REITs,以运营权作价引入保险资金,以资产证券化置换短债。回报率不会太耀眼,但胜在稳定,基金经理们反而松了口气,过往几年那种追涨杀跌的焦灼感终于有处摆放。
傍晚,湾南电视台直播转入码头。白天讨论过的冷链部件企业把一片旧仓清空,工人把隔断板搬进门。
县里把“商改租”的首批合同摆在临时台上,窗口一枚一枚盖章;群众代表在边上签名,镜头扫过,几个年轻人围着问房型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