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头儿进了家就跟土匪一样。
“小子,好酒好茶拿出来,一会儿我们各自带走一份!
快点的,不然我们自己动手了哈!”
李剑垚拿他们也没啥办法,毕竟他们是真流氓。
“得嘞,几位爷,都有,坐下喝茶先!”
厨房里更是,周师傅开始制作燕皮,老几位嘴上虽然可能尝不出一二三来,但是来家里的谱可是摆的挺六。
李剑垚拉着爷爷去处理伤口,爷爷也终于用上了他心心念念的好药。
内服外敷之后,重新打上绷带,老爷子精神头都比在医院里强多了。
“我感觉我也能喝一杯!”
李剑垚很想在老爷子的伤口上戳一下。
“这话您要不要跟奶奶说?”
“算了,当我没说。”
“爷啊,昨天今天我被我大嫂和大姐各喷了一顿,您要是再不听话,我就得把您送回老家了,然后我让灵儿带着奶奶满世界再玩一圈儿去。
我觉得我奶的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走路都带风。”
李剑垚趁机好好规劝这个总以为自己还是六十出头的小老头。
“扯淡!你奶根本离不开我!”
虽然知道李剑垚只是威胁他,但他不敢赌。
因为三个姑姑同时出现,即便李剑垚不玩釜底抽薪,只要随便跟三个姑姑说他如何不听话都得被三个闺女叨叨个没完。
几个老头儿老太太吃饱喝足也没多待,抱着好酒好茶好蜂蜜回了家。
即便李剑垚没多嘴,三个姑姑也把老头儿围了起来进行了一番说服教育,也是一物降一物,爷爷在村里那谁都不怕,就是在家的时候奶奶也好,姑姑也好一跟他认真就怂的不行。
现在又多了孙媳妇、孙女重孙女虎视眈眈。
老爷子突然就想回去住院了,至少那里还有护士帮他清场,在家就没这个待遇了。
不但前面围着三个姑娘,第二梯队还有孙媳妇和孙女虎视眈眈。
老头儿破天荒的低姿态保证自己以后一定不多管闲事,烟少抽,酒少喝,争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得以举着胳膊回去睡觉。
家里一时间人满为患,李剑垚趁机和老姑和老姑父说要不赶紧把饭店开起来,汽车厂混日子有什么前途,为嘛对挣钱的事情好像不怎么上心,难道是不喜欢钱吗?
于是老姑和老姑父留下研究开饭店的事,银锭桥边李剑垚就有一个铺子,二楼能看什刹海,开个饭店做炒菜还是火锅都是不错的位置。
当然了,这个时间点,无论是做什么吃食都不会亏钱。
经过讨论,还是选择火锅店合适,主要是省心,不用踅摸好厨师,京城这时候也不流行川味火锅,不用搞什么牛油辣汤底,清汤锅配羊肉,芝麻酱地道就不缺食客。
大冬天的要是有一锅羊蝎子火锅,那食客就能纷至沓来,门槛子都能给挤破了。
铺子需要仔细收拾一下,前厅后厨得改造,桌椅板凳得找人做,后院还能住人,俩人就忙活上了。
李剑垚用铺子的使用权和锅底配料作价再加上前期的资金投入以及吉达家的牛羊肉渠道,要了三成份子。
老姑要是想往大了折腾就再说,不想折腾的话光着一家店也能不少赚。
左右他们就小鱼一个儿子,还在麻省念书呢,就算是回来最快也得两年后,要是读博那还得好几年。
大姑两口子退休了不想折腾,二姑两人也快退休了,对做买卖没啥大兴趣,打算退休之后就去表哥那边,要是人家嫌弃就在县城养老了,一点追求都没有。
大姑二姑待了几天就回去了,大姑得照顾家里老太太,二姑得上班。
三叔也被李剑垚给撵回去了,回去要和津河公社要地,服装厂可以立项了,红山纺织能够解决原材料的问题,剩下的就是厂房的建设,反正人是不缺的,土地承包之后农村里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唯一要做的就是厂子必须建在津河公社,县里要是有什么意见可以不用理会。
资金的问题也好办,小妍和大姐都可以代五韵投资完成资金的注入,趁着土还没冻,可以先进行土地确认和厂房建设,等来年天气暖和起来就可以开工。
李剑垚把乌鸡养殖的事儿跟大姐说了下,这人居然说忙活不过来,食品厂投产之后罐头销路很好,桃子过季了之后山楂、苹果、梨都下来了,还得忙一阵子。
于是老姑接过了乌鸡养殖的活儿,李剑垚带着老姑去昌平找了个村,和村里合作承包了一片地,一方面建鸡棚搞养殖,另一方面和村里约定高价回收走地鸡。
其实这边也是当做一个据点,草原的牛羊肉过来火车需要12个小时以上,汽车也需要八九个小时,杀完了送过来冬天还凑合,夏天肯定不行。
于是活牛羊的供应就显得很必要,到了地方再宰杀,能保证肉的新鲜度,其实还是没有冷链运输系统闹的,可那玩意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
红山汽车厂能生产冷运车,但都是军方订单,而且产能情况也不如人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回60年代不遗憾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回60年代不遗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