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关于“天价迷彩布”的闹剧余波未平,林墨的直播间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一种“片叶不沾身”的沙雕氛围。他既没有对那场全球范围的骗局发表任何评论,也没有再提及任何关于迷彩布的事情,仿佛那真的只是一次偶然的“祖传宝贝”展示。
但这份表面的平静,很快就被脑海中响起的系统提示音打破了。
【叮!新整活任务发布!】
【任务名称:跨越星海的问候?用老式收音机捕捉外星信号!】
【任务要求:使用一台老式晶体管收音机,在直播过程中,调试至特定频段,成功接收并播放出一段具有明显非随机、智慧特征的规律性脉冲信号。】
【任务奖励:【深空弱信号解析技术】(初级完整版)。】
【整活道具:【薛定谔的天线】(已适配宿主当前环境,将提供一次性、不可控的“概率性”信号引导服务)。】
【整活提示:宇宙背景辐射是天然的掩护,但寻找有序中的无序,无序中的有序,需要一点运气,以及……或许,一点点的“演技”。】
林墨看着任务说明,嘴角微微抽搐。用老式收音机接收外星信号?这玩意儿比用脸盆接卫星听起来还不靠谱!至少卫星轨道是确定的,可这外星信号……天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的频段里藏着?还有这个【薛定谔的天线】,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不靠谱的量子力学味道。
“系统,你确定这任务能完成?别到时候我对着收音机‘滋啦’一晚上,观众都以为我精神病发作了。”林墨在内心吐槽。
【请宿主相信系统的专业性,以及……运气的必然性。整活,就是要化不可能为可能。道具已就位,祝你好运。】系统的回应一如既往的毫无波澜,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行吧,你是系统你说了算。”林墨耸耸肩,开始翻箱倒柜找他那台不知道塞哪个角落吃灰的老式收音机。这玩意儿还是他刚做主播那会儿,为了搞什么“怀旧开箱”买的,没想到今天派上了这种用场。
几天后,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夜晚,林墨的直播间准时开启。
标题依旧是那股熟悉的沙雕风:《兄弟们,今晚不整活,我们来一场触及灵魂的星际交流!猜猜我能听到啥?》
直播间背景墙上,那台略显笨重、外壳泛黄的老式晶体管收音机被放在了C位,旁边还煞有介事地摆了一个自制的、用易拉罐和铜丝歪歪扭扭缠成的“信号增强器”(纯属道具,为了直播效果)。
“家人们晚上好!今晚,我们将目光投向星辰大海!”林墨对着镜头,表情严肃,语气却带着夸张的咏叹调,“众所周知,人类的孤独源于对宇宙的未知!今晚,我,林墨,将用这台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收音机,尝试捕捉来自遥远星系的问候!如果成功了,我可能就是人类与外星文明建立联系的第一人!如果失败了……那就当给大家助眠了哈!”
弹幕立刻活跃起来:
“来了来了!主播又开始发病了!”
“用这破收音机能收到外星信号?我奶奶的助听器都比它强!”
“赌五毛,今晚最大收获是收到隔壁老王家的Wi-Fi信号。”
“墨哥,求你了,找个厂上班吧,别折磨这台老收音机了!”
“注意!前方高能!非战斗人员请速速拿出瓜子花生!”
林墨无视了弹幕的吐槽,一本正经地开始操作收音机。他缓慢地旋转调频旋钮,收音机里传出各种声音:嘈杂的电台音乐、断断续续的新闻广播、刺耳的电流噪音……
“不对,这个频段太世俗了,充满了人类的喧嚣。”林墨一边摇头晃脑地评价,一边继续调频,“我们需要寻找的是那种……嗯……空灵、神秘、带着数学美感的频率!”
他故意将旋钮扭向一些通常只有“沙沙”背景噪音的空白频段。强烈的电磁干扰声充斥着直播间,让不少观众调低了音量。
“办公室”内,值班的技术人员立刻提高了警惕。虽然他们对林墨各种离谱行为已有免疫力,但“外星信号”这个关键词还是触动了某根敏感的神经。主任亲自坐镇,命令启动最高级别的信号监测和记录,不仅覆盖林墨直播间的音频流,还同步调动了国内几个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备用监测通道,对林墨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进行全方位扫描。
“记录所有数据,特别是任何非自然规律的信号特征!”主任盯着大屏幕上林墨直播间和实时频谱分析图,沉声下令。
直播间里,林墨还在那里“故弄玄虚”:
“听!这沙沙声,像不像宇宙诞生之初的余晖?这噼啪声,是不是某个未知星云的能量爆发?”他闭着眼睛,一脸陶醉,演技浮夸得让人脚趾跺地。
弹幕已经笑疯了:
“神TM宇宙余晖!那是电子噪声!”
“主播这表情,我差点就信了!”
“建议入选北影教材,课题:《论如何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