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镀膜光谱特性已经非常接近推测模型了!”研究员们感到绝望,“难道……光晕和产氢效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镀膜……会不会只是个烟雾弹?”
这个可怕的念头一旦产生,就如同瘟疫般在团队中蔓延,引发了更深的困惑和自我怀疑。
欧洲,一个跨国联合研究团队则采取了更“玄学”的路径。
他们坚信林墨那套“手动扫描法”中蕴含了不为人知的奥秘,可能与镀膜形成了某种“共振”或“能量场耦合”。他们动用高速摄像机,以每秒数千帧的速度分析林墨手臂的每一个微小运动轨迹,试图建立数学模型。
“看,他的扫描路径并非完全随机,似乎符合某种混沌吸引子的特征!”一位物理学家指着屏幕上复杂的轨迹图兴奋地说。
“我们需要将这种运动模式,与镀膜可能引起的聚焦光斑能量场瞬态变化结合起来模拟!”另一位光学家提议。
于是,这个团队耗费巨资,搭建了一个由精密电机控制的、可以完美复现“林墨扫描轨迹”的自动化平台,并将他们精心制备的“仿制镀膜放大镜”集成上去。整个系统复杂而精密,与林墨那简陋的手持操作形成了滑稽而鲜明的对比。
结果呢?产氢速率确实比静止照射有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提升,但与其投入的巨额成本和设备的复杂程度相比,这点提升简直像个笑话。他们仿佛用高射炮打蚊子,而且还没打中。
情报领域更是上演了一幕幕闹剧。
黑市上,“林墨同款镀膜放大镜”的悬赏金额已经飙升到一个天文数字。各路人马各显神通,有的试图收买林墨所在小区的保洁人员,搜寻“可能被丢弃的”实验垃圾;有的则派人伪装成粉丝,试图高价收购林墨工作室的任何“废旧物品”;更有甚者,将主意打到了林墨订购外卖的包装袋、快递盒上,希望能找到相关供应商的线索。
他们并不知道,那枚真正的、带有系统赋予镀膜的放大镜,早已被“办公室”的技术人员以“协助检查”为由取走并进行深入研究后,秘密保管起来。林墨现在手头用的,不过是“办公室”提供的、外观一模一样的普通替代品。
就在这种国内稳步推进、国外乱象纷呈的背景下,“整活国运系统”的新任务提示,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降临到林墨面前。
【整活任务发布:直播与一名志愿者在限定区域内玩捉迷藏。要求:宿主需使用系统提供的【动态光学迷彩布】进行躲藏,并成功规避志愿者寻找超过十分钟。】
【整活奖励:【自适应环境模拟算法】。备注:藏形匿影,融于万物。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
“捉迷藏?光学迷彩?”林墨看着任务描述,愣了一下,随即失笑。这系统的画风,真是越来越清奇了。从意识声波到锈铁能源,再到光解水,现在居然玩起了隐身?
他心念一动,一块折叠起来看似普通的深灰色布料出现在他手中。布料触感柔软而略带凉意,仔细看,其表面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流光缓缓移动,但若不集中注意力,几乎无法察觉。这就是【动态光学迷彩布】。
按照系统说明,这块布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光线、色彩和简单轮廓,自动调整其表面的反射和发射特性,实现一定程度的光学伪装,类似于变色龙,但效果更强、响应更快。
“有点意思。”林墨掂量着这块轻若无物的布,眼中闪过一丝恶作剧般的兴趣,“正好,最近那些‘热心网友’和‘神秘快递’有点烦人,陪他们玩玩也好。”
他立刻开始策划这次直播。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整活”效果,他决定将捉迷藏的地点设在自己那间堆满各种杂物、仪器和“失败作品”的、略显凌乱的工作室。这里环境复杂,角落众多,非常适合躲藏。
直播预告发出——“童年经典回归!终极躲猫猫大战,看我如何用‘祖传隐身术’戏耍小伙伴!(可能真的会找不到)”
直播当天,林墨的大学同学兼损友张浩被“坑”来当志愿者。张浩是个身材微胖、性格开朗的程序员,对林墨的“邪门”直播早有耳闻,这次被拉来,又是好奇又是忐忑。
直播间人气空前高涨,观众们对林墨突然从“科技区”跳转到“娱乐区”感到既意外又兴奋。
“哈哈哈,主播江郎才尽了吗?开始玩小孩游戏了?”
“捉迷藏?我赌主播三分钟就被找到!”
“‘祖传隐身术’?是披个床单装幽灵吗?”
“环境这么乱,确实不好找,但十分钟也太夸张了吧?”
“张浩同学加油!找到主播让他女装!”
林墨先向观众展示了今天“躲藏”的道具——那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深灰色布料。
“家人们,看好了!这就是我林家祖传的、据说能隐身的‘如意迷彩布’!”林墨抖开布料,大约有一米五见方,他将其披在身上,做了个鬼脸,“看,像不像幽灵?当然,光披着没用,需要配合我林家独门的心法和步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