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自毁长城”的操作,效果出奇的好。大部分观众接受了这个听起来比“能量场写入”更“科学”一点(虽然依然牵强)的解释,讨论的热点迅速从“颠覆性存储技术”转向了“有趣的化学把戏”和“主播的良心发现”。境外某些机构拿到这份“澄清”直播录像后,其分析人员也大多倾向于认为这是对魔术手法的拙劣掩饰,反而降低了对“冰块存储”事件的威胁等级评估,只有极少数谨慎的分析师标记了那个“意外”泄露的草稿纸内容,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办公室”内,陈老满意地点点头:“很好。主动降温,混淆视听。林墨越来越熟练了。”
就在“冰块风波”逐渐平息之际,林墨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
【整活任务发布:生态缸中的智慧!】
【任务要求:直播构建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微型生态系统(如水族箱),并演示该系统内的生物活动(如植物波动、动物行为)如何动态模拟一种宏观自然过程(如气候演变、种群动力学)。】
【任务提示:生命本身就是最复杂的计算器。观察、连接、解读。】
【基础道具提供:【恶搞版生物信号放大器与转换器】(一个不起眼的、可放入水中的小方块,能微弱放大并转换特定生物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任务奖励:【生物计算模拟系统】(基础架构与信息解码算法)。】
林墨看着任务要求,摸了摸下巴。“生态系统模拟宏观过程?用鱼缸水草模拟气候演变?这活……听起来比跳跳糖还抽象。”他目光落在“生命本身就是最复杂的计算器”这句提示上,若有所思。
几天后,林墨再次开启直播。背景不再是他的房间,而是一个看起来刚设置好不久的大型水族箱。箱底铺着细沙和几块沉木,种着一些常见的水草,几条灯鱼在其中悠闲游动,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生态缸。
“家人们!欢迎来到‘墨哥的生态疗愈频道’!”林墨一本正经地对着镜头,“最近整活强度太大,身心俱疲,决定养养鱼,种种草,陶冶一下情操,顺便……探索一下生命的奥秘!”
弹幕纷纷吐槽:
“疗愈?我信你个鬼!”
“说吧,这次是准备电鱼还是煮鱼?”
“这鱼缸看起来挺正常,我反而有点不安……”
林墨无视弹幕,指着鱼缸说:“大家看,这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有水,有植物,有动物,有微生物。它们彼此依存,形成一个动态平衡。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小小的系统,其实可以看作一个生物计算机?每一个生物的反应,每一次水草的摆动,都是它对环境输入的‘计算’和‘输出’?”
他又开始灌输他的“歪理邪说”:“今天,我就要尝试一下,能不能让这个鱼缸,给我演算一下……嗯……全球气候的简化模型!”
说着,他拿出了一个密封的小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些看起来干枯扭曲、深褐色的、类似海藻的东西。“这是我托朋友从深海带来的特殊品种,‘混沌计算藻’!据说这种藻类对水体中极其微量的离子浓度、温度梯度变化异常敏感,其生长形态和波动模式,据说蕴含着某种……自然计算的逻辑?”
他小心翼翼地将那包“混沌计算藻”放入鱼缸中,它们慢慢沉底,散落在水草之间,看起来毫不起眼。同时,他“不经意”地将那个【恶搞版生物信号放大器与转换器】小方块,也塞进了沉木的缝隙里。
“好了,核心‘处理器’和‘传感器’就位!”林墨拍了拍手,“接下来,我们需要给系统一点‘输入’。”
他拿出一个台灯,调整好角度,模拟太阳光照的昼夜循环,定时开关。又拿出一个微型造浪泵,设定成间歇性启动,模拟不规则的风力扰动。他甚至弄了个小风扇,偶尔对着鱼缸水面吹一下,模拟蒸发和温度波动。
“现在,让我们静静地观察,‘生物计算机’的运算结果会以什么方式呈现!”林墨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鱼缸前,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
起初的几个小时,鱼缸内并无明显异常。灯光明灭,水流偶尔扰动,鱼儿游弋,水草随波轻摇。直播画面甚至显得有些无聊,不少观众都去忙别的事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办公室”专家们利用高清摄像头和图像分析软件的密切监视下,奇异的变化开始显现!
那些原本不起眼的“混沌计算藻”,在光照、水流、温度等综合“输入”下,开始呈现出一种极其缓慢但确实存在的规律性波动!它们的摇摆方向、频率幅度,并非完全随机,而是与光照周期、造浪泵的启停节奏,存在着某种非线性的、延迟的对应关系!
更令人震惊的是,缸内其他水草的波动,似乎也开始受到这种“混沌计算藻”释放的某种微弱生物信号或化学信号的影响,其整体波动模式逐渐趋向于一种复杂的、协同的节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