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那边为了“厨艺与超导的量子纠缠”愁眉苦脸地逛着超市,而“直播间技术分析办公室”却已然进入了一种临战状态。
会议室的投影屏上,不再仅仅是技术图纸和数据分析,而是增加了一张巨大的全球实时网络威胁态势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光点不断闪烁、移动,其中数个鲜艳的红色光点正频繁地试图接近、探测一个被标记为“鱼塘”(内部对林墨直播间的代号)的核心区域。
赵青站在图前,面色冷峻。他刚刚听取了技术安全组的汇报。
“主任,过去48小时内,我们共计拦截了超过三位数的高强度、隐匿性渗透尝试。来源IP遍布全球,但技术特征主要集中在三个集群。”一名负责网络安全的技术军官汇报着,语气严肃。
“集群A,技术手段相对粗暴但资源雄厚,倾向于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和暴力破解,试图瘫痪或强行闯入直播平台后台数据库,目标直指主播‘墨哥’的注册信息、实名认证数据及直播流历史记录。怀疑是某些商业情报公司或受雇的黑客组织。”
“集群B,手段更为精细,采用零日漏洞利用和鱼叉式钓鱼,目标不仅是直播平台,还扩展到了为平台提供云服务的供应商以及几家主要的内容分发网络(CDN)节点。他们的目的是在直播流中注入监控代码或进行中间人攻击,试图窃取原始直播数据流。技术特征与某些老牌通信设备巨头实验室的测试信号有微弱关联。”
“集群C,”技术军官顿了顿,语气更加凝重,“最为危险和隐秘。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获取数据,而是进行一种极低强度的、持续性的‘信号抚摸’。他们在测绘‘鱼塘’周围的网络环境,分析我们的防御策略和响应模式,寻找规则的缝隙。其跳板节点使用了高度定制化的混淆技术,最终溯源指向多个与境外情报机构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学术机构或非营利组织背景的服务器。他们的目的,可能不仅仅是技术,更包括主播本人。”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服务器机柜的低沉嗡鸣和设备指示灯的不停闪烁。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压力。林墨的直播就像是在深海里扔下了一块沾满血饵的巨石,此刻闻腥而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鲨鱼,还有更多隐藏在黑暗中的掠食者。
赵青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目光扫过全场:“看来,我们的‘整活大师’,这次钓上来的鱼群,规模和种类都超出了预期啊。”
他并没有慌张,反而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也好,正好检验一下我们新搭建的‘防火墙’够不够结实。启动‘金钟罩’计划第二阶段。”
命令下达,整个办公室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高速运转。
技术安全组的人员手指在键盘上翻飞: “启用动态IP漂移技术,给‘鱼塘’核心数据加上一层幻影!” “部署AI诱饵系统,生成虚假的、含有技术噪音的直播流数据包,定向投放给集群A和B,让他们去慢慢破解吧!” “对集群C,实施‘粘连’反制,用低速率响应和伪装错误信息拖延他们的测绘进度,反向追踪其控制节点!” “物理层面,检查并加固所有通往直播平台数据中心的备用线路,启用量子密钥分发加密通道进行核心数据传输!”
另一组负责“剧情配合”的专家也没闲着。他们根据林墨以往的“整活”风格和系统可能发布的任务类型(他们已能大致猜测规律),开始提前准备“剧本”和“道具”。
“根据林墨同志最近的购物记录和任务可能性分析,他下一步极有可能进行厨具相关的‘实验’。”一位行为分析专家推着眼镜道,“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合情合理’的意外穿帮镜头和‘热心网友’弹幕。”
“比如?”赵青问道。
“比如,当他‘不小心’将某种调味品洒在特定厨具上时,我们需要有‘懂行’的网友立刻发弹幕惊呼‘这色泽!这反光!难道是XXX现象?’,然后瞬间被其他‘水军’弹幕刷屏淹没,骂他‘看个直播戏这么多’。” “再比如,当他搭建的‘超导悬浮’装置看似摇摇欲坠时,需要有‘地质系学生’发弹幕‘主播你楼下是不是有地铁经过?这震动频率不对!’,为可能出现的微小悬浮现象提供‘科学’(albeit错误的)解释。” “甚至,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失败’的烟雾弹。如果他某次尝试明显不符合任务目标,我们可以让几个小号带节奏,嘲讽‘主播翻车了’,将真实意图掩盖在‘整活失败’的表象之下。”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这简直是把直播弹幕玩成了心理战和信息战的战场。
“还有直播平台本身,”赵青补充道,“与合作平台的技术团队开个会,给他们‘加固’一下后台。尤其是实名认证系统和聊天记录数据库,弄几个看起来逼真但又无关紧要的‘漏洞’留给那些苍蝇去叮。真正的核心数据,必须绝对安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