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一日的南京城,笼罩在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氛围中。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一匹快马便踏着青石板路疾驰而至,停在雨花台阵地前。传令兵带来了卫戍司令部的紧急通知:所有师旅级主官即刻前往位于铁道部的卫戍司令部参加作战会议。
朱赤接到命令时,正在亲自调试一处隐蔽机枪位的射界。他放下手中的工具,对身旁的李韫珩道:是该有个统一的作战计划了。准备一下,随我同去。
两小时后,朱赤带着参谋长来到了位于中山北路的铁道部大楼。这里已经成为南京卫戍司令部的临时驻地,戒备森严。经过层层岗哨的严格盘查,他们才得以进入会议室。
这是一间宽敞的作战室,墙上挂满了巨幅军事地图,红色和蓝色的箭头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敌我态势。会议室里将星云集,第七十一军军长王敬久、第七十二军军长兼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第七十八军军长兼第三十六师师长宋希濂等高级将领均已就座。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烟和紧张的气息。
片刻后,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上将在副司令罗卓英、刘兴等人的陪同下步入会场。他身着笔挺的上将军服,面色凝重,步伐却依然稳健。在场将领全体起立致敬。
诸位请坐。唐生智在主位落座,开门见山,日军已在芜湖渡江,其先头部队距南京不足百里。委座严令,南京必须固守。
他环视在场将领,声音提高了几分:今日请诸位来,就是要商定防御大计。望诸位畅所欲言。
首先发言的是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他快步走到地图前,语气激昂:长官,卑职主张采取攻势防御!以精锐部队主动出击,打乱日军部署。我教导总队两万将士愿为先锋!
这个提议立即引起了一阵骚动。不少将领点头表示赞同,显然更倾向于这种积极的防御策略。
朱赤静静坐在角落,眉头微蹙。在他的记忆中,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正是因为过分强调攻势防御,导致本就不足的兵力被分散消耗在无谓的反击上。
朱旅长,唐生智的目光突然投向朱赤,你在雨花台经营多日,对城南防务最为熟悉。说说你的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位近来在军中声名鹊起的少将身上。特别是他率部夜袭王家村的战绩,已经在一定范围内传开。
朱赤起身,步履沉稳地走到地图前。他向唐生智和在场将领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这才缓缓开口:
卑职以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攻势防御恐非上策。
这话一出,会场顿时一片寂静。桂永清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说下去。唐生智不动声色。
朱赤拿起指示棒,点在地图上的雨花台位置:卑职在雨花台布防十日,深知敌我优劣。我军新败之余,兵力、装备均处劣势。若贸然出击,正中日军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离开既设阵地,在野战中决一胜负。
他移动指示棒,在南京外围画了一个大圈:卑职建议,采取纵深防御、节节抵抗之策。利用南京周边的丘陵、河川地形,构筑三道以上防线。每一道防线都要让日军付出惨重代价,每一处阵地都要成为消耗敌人的血肉磨坊。
具体来说,朱赤的指示棒在雨花台、紫金山、幕府山等制高点位置画了几个圈,以这些制高点为支撑,形成交叉火力。在各阵地之间预留秘密通道,便于部队机动和补给。
他接着详细阐述了在现代军事理论指导下的防御体系构想:如何设置预备队、如何组织火力配系、如何构筑反坦克障碍、如何布置雷场。这些超越时代的理念,让在场的将领们既感新奇,又深受启发。
第七十一军军长王敬久忍不住插话: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分配兵力?
朱赤早有准备,指示棒在地图上移动:应以最精锐的教导总队守卫紫金山、孝陵卫一线;第八十七师守卫红山、幕府山;第八十八师守卫雨花台、中华门。各部队之间要建立有效的联络机制,形成掎角之势。
他特别强调: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做好巷战的准备。一旦外围防线被突破,就要让南京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都成为消灭敌人的战场。要提前在城内构筑街垒,储备物资,准备进行逐屋争夺。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朱旅长未免太过悲观了。依你这么说,南京岂不是必失无疑?发言的是第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濂。
朱赤神色不变,坦然应对:非是悲观,而是务实。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敌强我弱的现实,才能制定出最有效的防御策略。
他转向唐生智,语气诚恳:长官,卑职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立即疏散非必要人员,减少城内人口压力;第二,集中所有火炮统一指挥,形成火力拳头;第三,储备至少三个月的粮食和弹药;第四,建立伤员转运机制...
唐生智一直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待朱赤说完,他缓缓起身,走到地图前端详良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浴血金陵:兵王带系统痛击日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浴血金陵:兵王带系统痛击日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