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和约》的文本被快马送往成都尚书台存档,其内容如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季汉朝野激荡起层层波澜。未央宫偏殿内,熏香袅袅,刘禅正与丞相费祎、大将军姜维、镇北将军王平等人议事,气氛却不同于以往的凝重,反而带着几分开拓的昂扬。
“陛下,《武昌和约》已定,江东称臣纳贡,我东线后顾之忧已除。眼下关中初定,陇右归心,正是全力北向,克复中原之时。”姜维身姿挺拔,目光灼灼,语气中带着武将特有的锐气,“臣请整训兵马,待秋高马肥,便可兵出潼关,直逼洛阳!”
王平虽已显老迈,但精神矍铄,闻言沉吟道:“大将军锐意进取,自是好事。然潼关天险,司马昭新败,必重兵布防。且我军连番大战,虽士气高昂,但将士疲敝,钱粮消耗甚巨,是否应稍作休整,巩固新得之秦陇,再图进取?”
费祎掌管政务与财政,深知家底,点头附和:“王将军所言甚是。陛下,去罗贯中岁至今,大战连绵,国库虽因新政与盐铁之利尚能支撑,然民力亦需喘息。关中历经战乱,百废待兴,亟需安抚流民,恢复农耕。此时若再兴数十万大军北伐,恐国力难继。臣以为,当以一到两年时间,固本培元,积草囤粮,方为万全之策。”
刘禅坐在上首,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听着臣子们的争论,目光却落在了殿角那幅巨大的天下舆图上,在代表南方的区域停留了片刻。
“大将军求战心切,老将军与丞相老成谋国,皆有其理。”刘禅缓缓开口,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北伐中原,与司马昭决战,乃国策,不容更改。然,何时北伐,如何北伐,却需仔细斟酌。费祎所言‘固本培元’,深得朕心。”
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手指沿着长江向下,越过荆州,最终点在了遥远的南方。
“但‘固本’,并非仅仅守着益州与关中。诸位,可还记得此地?”他的指尖,落在了交州(约今两广及越南北部)之上。
姜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王平与费祎则略显意外。
“交州……”费祎沉吟道,“自汉末以来,便由士燮家族世代经营,名义上臣服于江东,实则形同独立。孙权曾多次试图加强控制,皆因山高路远,士家根基深厚,未能竟全功。陛下之意是?”
“不错。”刘禅目光深邃,“昔日汉武帝开疆,置交趾刺史部,乃我华夏旧土。如今士燮已死,其子士徽继位,才能威望远不及其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江东新败,对我称臣,其于交州的影响力必然大减。此正是天赐良机,将交州重新纳入汉土之时!”
他环视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交州地广人稀,然物产丰饶,稻可三熟,更有珍珠、犀角、象牙、香料等珍产。若能得其地,不仅可获一大粮仓,更能开辟海上通道,其利不可估量!届时,我季汉坐拥益州之险、关中之固、荆州之便,再得交州之饶,北伐中原,方真正无后顾之忧,且国力倍增!”
姜维闻言,胸中豪气顿生:“陛下深谋远虑!若得交州,便可从南翼对江东形成夹击之势,使其永不敢再生二心!只是……交州路远,山林密布,瘴疠横行,遣大军征讨,恐事倍功半。”
“所以,朕不打算遣大军征讨。”刘禅嘴角露出一丝莫测的笑意,“士家在交州经营数十年,根深蒂固,强攻硬打,即便能胜,也必使其地残破,且难以治理。朕要的,是让其‘归化’。”
他回到座前,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章:“南中都督霍弋,镇守南中多年,不仅熟悉蛮族事务,更能抚恤地方,政绩斐然。前番应对孙峻入侵,其部将爨谷、木鹿调度有方,无当飞军战力彪炳,可见霍弋统御之能。朕意,升霍弋为安南将军,都督南中、交州诸军事,假节,赋予其全权处理交州事宜。”
“陛下是欲以霍弋,行招抚之策?”王平明白了过来。
“正是。”刘禅点头,“檄文抚慰为辅,陈兵边境为慑。命霍弋选派能言善辩之士,携朕之诏书与厚礼,前往交趾(今越南河内)会见士徽,宣示大汉威德,许其保持部分权位,但必须接受朝廷派遣的官吏,遵行《九章税律》,名义上彻底归附。同时,命爨谷、木鹿于南中与交州边境操练兵马,扬我军威。如此,软硬兼施,可不成而屈人之兵。”
费祎赞叹道:“陛下此策甚妙!既能避免劳师远征,消耗国力,又能以最小代价收取大块疆土,更能借机历练霍弋等年轻一代将帅,委实是一举数得!”
“此外,”刘禅补充道,眼中闪烁着更具野心的光芒,“告诉霍弋,若事成,可在交州沿海择良港,筹建市舶司,探索海上商路。朕听闻,大海之南,尚有无数岛屿国度,盛产我中原所未见之奇珍。未来,这茫茫大海,或将成为我季汉的另一条财赋命脉!”
一项着眼于未来、意图深远的大战略,就在这未央宫的偏殿中定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