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层峦叠嶂,古木参天,浓密的枝叶将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山间弥漫着潮湿的水汽。徐世积带领的小队如同游鱼入海,在熟悉的山道间快速穿行——他们避开了所有官道和村庄,专走樵夫、猎户踩出的隐秘小径,脚步轻快却不失警惕。
担架上的忠伯被小心地护在队伍中间,秦琼时不时会停下查看他的呼吸,好在经过简单处理后,老人虽依旧昏迷,但呼吸已平稳了一些,没有再出现咳血的情况。
王临跟在徐世积身边,一边赶路,一边悄悄观察这位未来的大唐军神。徐世积话不多,却总能在关键处给出指令——哪里有陷阱需要避开,哪里适合短暂休息,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对地形的熟悉,对风险的预判,都显露出极强的军事素养和谨慎作风。
“将军,昨夜多亏您和诸位兄弟出手相助,否则我和忠伯恐怕早已性命不保。”王临诚恳地向徐世积道谢。
徐世积摆摆手,语气平淡:“同舟共济罢了。昨夜若不是王小郎君当机立断,手持虎符出去震慑宵小,用攻心之计拖延时间,我们也难以全身而退。”他话锋一转,目光带着探究,“关于你的身世,还有那半块虎符……你当真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王临苦笑一声,半真半假地解释:“不敢欺瞒将军。我三年前似乎遭遇过一场意外,头部受了重创,很多前尘往事都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自己可能姓李,来自陇西……这些年,全靠忠伯悉心照料。至于这虎符,也是昨夜忠伯昏迷前才匆忙交给我,只说这是家父临终托付,事关重大,绝不能落入宇文阀之手。”
“失忆”是他能想到的,最能掩盖穿越秘密的借口。
徐世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有追问,只是自言自语般猜测:“姓李……陇西……又持有骁果营虎符……令尊的身份绝非寻常。或许,与郕国公府(李浑家族)有关?或是……故太子一脉?”
提到“故太子”(隋文帝废太子杨勇)时,他特意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忌讳——杨勇被隋炀帝杨广赐死,牵连了无数人,这在隋末仍是敏感话题。
王临心中一动——原主的家族,难道真的与废太子杨勇有关?他没有接话,只是含糊地说:“忠伯从未细说这些,在下实在不敢妄猜。”
徐世积也没有再追问。乱世之中,谁没有秘密?只要王临的目标与瓦岗军一致,暂时不必深究过往。
山路崎岖难行,一行人跋涉了大半日,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一处极其隐蔽的山谷前。谷口被茂密的藤蔓和巨大的岩石遮挡,若不是有人指引,就算站在谷口,也绝不会发现这里藏着一处营地。
秦琼快步上前,对着谷内学了几声清脆的鸟叫——这是瓦岗军的联络暗号。片刻后,藤蔓后方传来相同的鸟叫回应,几个穿着粗布衣衫、但眼神精悍的汉子钻了出来。
“徐将军!秦大哥!你们可算回来了!”为首的汉子见到徐世积,脸上露出喜色。
“嗯,回来了。”徐世积点头,问道,“蒲山公可在营中?”
“在!蒲山公一早就在等将军的消息,说您若回来,让您立刻去见他!”
众人跟着护卫走进山谷。谷内地势平坦开阔,依着山壁搭建了不少简易的木屋和帐篷,炊烟袅袅,人影绰绰,竟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秘密营地。营中的士兵看到徐世积,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行礼,目光好奇地在王临和担架上的忠伯身上扫过——显然,他们从未见过这两个陌生人。
徐世积没有停留,先让秦琼安排人将忠伯送到医帐,请营中最好的医官诊治,又特意叮嘱“务必细心照料”。随后,他才带着王临,径直走向山谷深处一座相对宽敞的木屋——那是李密的住处。
木屋前站着两名手持长枪的亲兵,神色肃立。徐世积示意王临在屋外稍候,自己则推门进去通报。
王临站在木屋外,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李密,这位隋末枭雄,史书上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他有雄才大略,却也猜忌多疑;能聚拢人心,却也因权力争斗最终败落。自己这个“冒牌货”,带着半块烫手的虎符,要如何应对这位深不可测的人物?
片刻后,徐世积推门出来,对王临道:“蒲山公有请。”
王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虽破旧却还算整齐的衣衫,迈步走进木屋。
屋内的陈设出乎意料地简单:一张简陋的木桌,几把胡凳,墙上挂着一幅用墨笔绘制的简易舆图,标注着隋末各地的势力分布。一个身着葛布长衫、头戴纶巾的中年文士,正背对着门口,站在舆图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他身形清瘦,气质儒雅,看起来更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学者,而非统领数十万义军的领袖。但当他缓缓转过身时,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睛,却仿佛能看穿人心,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和历经世事的沧桑感——这正是瓦岗军的领袖,蒲山公李密。
“晚辈王临,见过蒲山公。”王临躬身行礼,态度不卑不亢——他知道,在李密这样的人物面前,过分谦卑只会显得懦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隋末,君临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隋末,君临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